解惑疾病

降壓藥越晚吃越好?錯!

廣州日報訊(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吳劍鵬、吳佳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結果顯示, 2010年中國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3.5%, 據此估計, 我國患病總人數已突破3.3億。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科主任歐陽平教授提醒,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其知曉率低, 認識誤區多。 其中, 以下兩大誤區尤為典型。

誤區:血壓高休息下就好

專家:容易耽誤治療時期

日前, 52歲的陳伯在家人的“監督”下來到醫院檢查, 結果顯示, 他的血壓高達176/102mmHg, 已有心腎功能受損。

陳伯說, 他從四年前起, 血壓就偏高, 偶爾也會出現頭暈的現象, 但沒有其他不舒服, 通常稍作休息便有所緩解。 因此, 他以為血壓高時, 休息一下就好了, 所以沒有理會。

“像陳伯一樣存在這樣的誤區的患者舉不勝舉, 他們認為頭暈只是過度勞累, 稍作休息即可。 ” 歐陽平說, 其實不然, 高血壓病患者往往因為這樣的“休息”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 高血壓病在早期可能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 最常見的症狀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 常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發生血壓升高, 而休息後可恢復正常。 但是, 以“休息”緩解高血壓是錯誤的, 儘早科學防治可避免後患。

誤區:不要太早吃藥

專家:越早控制越好

還有的患者認為,

因為降壓藥不能隨便停, 如果用得太早, 會導致以後用藥無效, 反正疾病不能根治, 因此, 症狀不重, 乾脆不要用藥。

“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非常危險。 ”歐陽平說, 的確, 目前尚未發現哪一種藥物或儀器能夠根治高血壓病。 但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也顯示, 50%~75%的腦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發生與血壓升高有關。 血壓升高後, 心、腦、腎等多個靶器官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害。 血壓控制得越早, 越能預防和延緩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 其遠期的預後就越好。 “所以一旦確診患高血壓病, 及早控制血壓, 使得血壓達標才是正確的做法, 置之不理終將釀成大錯。 ”

專家提醒:

別吃動物脂肪和內臟

歐陽平說, 防治高血壓病, 除了科學的藥物治療, 還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平衡膳食,

避免肥胖。 血壓、血脂、血糖之間是相互作用的, 所以要控制高血壓, 必須全方位進行控制。 不吃動物脂肪和內臟, 多吃水果和蔬菜。 零食、甜食、油炸食品等儘量不吃, 不要吃太鹹, 建議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以不超過6g為宜。

2.戒煙限酒。 因為長期大量地吸煙, 可引起小動脈的持續性收縮, 導致動脈硬化的形成, 進一步增加高血壓帶來的危害。

3.勞逸結合, 適量運動。 多休息, 避免體力腦力超負荷, 可選擇快步行、慢跑、騎車、太極拳、游泳等有氧運動。

4.保持心態平衡, 避免過激。 長期精神壓力過大和心情抑鬱是引起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