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潤肺的中藥偏方有效嗎 看看中醫專家怎麼說

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時, 感冒時常會光顧我們, 甚至感冒痊癒後咳嗽還纏綿不止。 在感冒期間我們已經服用了藥物來控制症狀, 西藥吃完後咳嗽仍未好轉時, 很多人會想到用中醫來調理, 並尋求潤肺的中藥偏方。 那麼, 這些偏方有效嗎?

小編幫大家搜羅出坊間民眾常用的潤肺止咳偏方, 看看中醫專家是怎麼評價的吧!

偏方一:鹽蒸柳丁, 具有理氣、化痰、潤肺之功效, 由於其性偏涼, 適合治療熱咳。

專家指出, 是不是加鹽一起蒸食, 對治療咳嗽不起主導作用。 有時候喉嚨有痰, 用些淡鹽水可祛痰, 但要注意不可過量。

偏方二:銀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具有清肺補脾、益腎安神之功效。

專家指出, 銀耳蓮子排骨是屬於養肺健脾的食材, 也可作為日常膳食。

偏方三:冰糖川貝燉雪梨, 能夠治療風寒、溫燥所引起的咳嗽受到網友的青睞, 位居榜首。

專家指出, 偏方當中的食材會起到養肺的作用。

冰糖川貝燉雪梨還是可以, 可適當加一些更養肝血的石斛等, 冰糖應少量。

潤肺偏方不一定有效, 但有些中藥是已經被中醫證實有潤肺功效, 將這些中藥材煲水或放入湯水中, 可以起到一定的潤肺作用, 大夥不妨試試。

1、麥冬

麥冬性甘寒質潤, 有滋陰之功, 能養陰生津, 潤肺清心, 既善於清養肺胃之陰, 又可清心經之熱, 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藥。 常用量為10~15克。 亦可入丸、散, 或熬膏, 或泡茶飲服。 傳統認為, 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麥冬, 清心除煩多用連心麥冬。

臨床上常用麥冬配伍人參、五味子, 以增強滋陰潤燥的功效, 用以治療因肺陰不足引起的喉癢、咳嗽無痰、口渴咽幹以及腸燥便秘等症。

2、川貝

川貝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 《本草匯言》中論述認為:“貝母, 開鬱、下氣、化痰之藥也, 潤肺消痰, 止咳定喘。 ”它多用於緩解燥咳。 川貝味甘、苦、性微寒, 治療陰虛燥咳效果較好。

若肺燥陰虛咳嗽, 痰中帶血, 可用川貝3克加適量冰糖和水, 用小火燉1小時服用。 很多人為了緩解苦味, 常將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飯時取米湯200毫升, 放入川貝、冰糖隔水燉服。 川貝還可和瘦肉煲湯, 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內。

3、款冬花

中醫認為, 款冬花性味辛、溫, 入肺經, 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 本品辛散質潤, 溫而不燥, 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藥, 適用於多種咳嗽氣喘。 無論外感、內傷咳嗽, 寒性咳嗽, 熱性咳嗽, 均可選用, 故有治療咳嗽要藥之稱, 但其以溫而不熱、辛而不燥、甘而不滯為特點, 因此對於肺虛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為適用。

款冬花常經蜜炙之後使用, 稱為炙冬花, 以增強潤肺止咳平喘作用。 臨床上冬花多與其他藥物配伍以增強療效, 如冬花重在止咳, 紫菀重在祛痰, 止咳方中, 二藥常配伍使用,

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與麻黃、杏仁、蘇子為伍, 稱款冬定喘湯, 治痰嗽哮喘遇冷即發之症, 療效頗佳。

4、銀耳

銀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銀耳子等, 其有“菌中之冠”的美稱。 中醫指出, 銀耳性平, 味甘, 是名貴的營養滋補的佳品, 同時還是扶正強壯的補藥。 銀耳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以及滋陰潤肺的功效。

銀耳10克, 百合10克, 秋梨1只, 冰糖適量。 將秋梨洗淨去核切小塊, 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 放入碗中蒸1小時後, 食梨喝湯, 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秋燥咳嗽、乾咳少痰者。

5、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 性微寒。 歸肺、胃經。 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 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 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幹結等。

沙參、麥冬各15克, 大米50克, 冰糖適量。 將沙參、麥冬加水適量煎煮至沸, 去渣取汁, 用此汁液與大米共煮粥, 待粥將熟時, 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每日1劑。 具有益氣養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6、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 入肺、胃二經。 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 用於熱病傷陰、肺胃燥熱、咳嗽少痰、心煩口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尿頻、筋脈失養攣痛、素體陰虛、風濕自汗、勞瘧寒熱等症。 《本草綱目》介紹該藥主治“風溫自汗灼熱, 及勞瘧寒熱, 脾胃虛乏, 男子小便頻數, 失精, 一切虛損”。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玉竹還可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起到輔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特別適合糖尿病合併秋燥者食用。 常用量為10-15克,水煎代茶飲,也可與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7、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微溫,能促進支氣管分泌,具有止咳化痰、宣肺排膿的功效。用於肺癰胸痛、咳痰膿血、痰黃腥臭等證,有排膿之效。如《金匱要略》桔梗湯,即以之配伍甘草,用以排膿;桔梗白散(桔梗、貝母、巴豆),排膿之力尤強。多配魚腥草、薏苡仁、冬瓜子等應用。

桔梗10克,大米100克。將桔梗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劑。可化痰止咳。適用於肺熱咳嗽、痰黃黏稠或乾咳難咯等。

8、石斛

石斛味甘,微寒,能養胃生津、滋陰除熱、明目退翳,對秋燥伴有近視、遠視、輕度白內障者尤為適宜。可取石斛(6-12克)與菊花適量同煎代茶飲,有較好的明目潤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發揮作用,因此應將石斛先煎30分鐘,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鐘。

另因本品有斂邪的作用,故感冒初起者忌服,且大劑量可抑制心臟和呼吸,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9、西洋參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以此代之。”

進食西洋參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服時不宜飲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與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結合使吸收率下降;二是服後不宜吃蘿蔔,因蘿蔔是破氣的,而西洋參是補氣的;三是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濕、舌苔膩濁者不宜選用。

10、百合

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清熱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肺結核、肺氣腫、咽喉炎、胃炎、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百合性平、味甘微苦,入心、肺經,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常食百合,可以補肺潤燥、健脾開味,補養身體,使人精神煥發,抗拒疲勞。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朋友們都應該瞭解小編介紹的這些中藥的療效了吧。小編提醒大家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做一些適宜的運動,這樣對自己的身體是有幫助的。

上一篇:補脾食療偏方 中醫教你如何補脾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潤肺中藥偏方潤肺偏方 常用量為10-15克,水煎代茶飲,也可與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7、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微溫,能促進支氣管分泌,具有止咳化痰、宣肺排膿的功效。用於肺癰胸痛、咳痰膿血、痰黃腥臭等證,有排膿之效。如《金匱要略》桔梗湯,即以之配伍甘草,用以排膿;桔梗白散(桔梗、貝母、巴豆),排膿之力尤強。多配魚腥草、薏苡仁、冬瓜子等應用。

桔梗10克,大米100克。將桔梗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劑。可化痰止咳。適用於肺熱咳嗽、痰黃黏稠或乾咳難咯等。

8、石斛

石斛味甘,微寒,能養胃生津、滋陰除熱、明目退翳,對秋燥伴有近視、遠視、輕度白內障者尤為適宜。可取石斛(6-12克)與菊花適量同煎代茶飲,有較好的明目潤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發揮作用,因此應將石斛先煎30分鐘,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鐘。

另因本品有斂邪的作用,故感冒初起者忌服,且大劑量可抑制心臟和呼吸,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9、西洋參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以此代之。”

進食西洋參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服時不宜飲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與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結合使吸收率下降;二是服後不宜吃蘿蔔,因蘿蔔是破氣的,而西洋參是補氣的;三是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濕、舌苔膩濁者不宜選用。

10、百合

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清熱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肺結核、肺氣腫、咽喉炎、胃炎、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百合性平、味甘微苦,入心、肺經,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常食百合,可以補肺潤燥、健脾開味,補養身體,使人精神煥發,抗拒疲勞。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朋友們都應該瞭解小編介紹的這些中藥的療效了吧。小編提醒大家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做一些適宜的運動,這樣對自己的身體是有幫助的。

上一篇:補脾食療偏方 中醫教你如何補脾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潤肺中藥偏方潤肺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