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全析

杜仲性味:甘微辛, 溫。

①《本經》:"味辛, 平。 "
②《別錄》:"甘, 溫, 無毒。 "
③《藥性論》:"味苦。 "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3~5錢;浸酒或入丸、散。
化學成分
樹皮含杜仲膠6~10%, 根皮約含10~12%, 樹葉含杜仲膠2%~4%。 此外, 還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鹼0.066毫克%、果膠6.5毫克%、脂肪2.9毫克%、樹脂1.76毫克%、有機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後3.5毫克%)、維生素C20.7毫克%、另外。 含有維生素E, 維生素B及β-胡蘿蔔素等, 還含有很多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 醛糖、綠原酸。
種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麻酸67.38%、亞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櫚酸4.68%。 果實含膠量可達27%, 易溶於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
【藥理作用】
①降壓作用 如杜仲降壓茶
②利尿作用
杜仲的各種製劑對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

且無"快速耐受"現象。 對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 杜仲中含鉀0.4%, 故推論利尿可能與鉀有關。
③其他作用
臨床使用杜仲浸劑, 能使高血壓患者血壓有所降低, 並改善頭暈、失眠等症狀, 大劑量(20~25克/公斤/日)杜仲煎劑給狗灌胃, 能使其安靜、貪睡, 不易接受外界刺激。

杜仲樹葉中含有杜仲膠、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山奈酚、杜仲甙、筋骨草甙、雷撲妥甙、哈帕甙乙酸脂、半乳糖醇, 另外還有一些微量元素鋅、銅、鐵、鈣、磷、錳、鉛等。

【用藥宜忌】
宜:中老年人腎氣不足, 腰膝疼痛, 腿腳軟弱無力, 小便餘瀝者宜食;婦女體質虛弱, 腎氣不固, 胎漏欲墮及習慣性流產者保胎時宜食小兒麻痹後遺症, 小兒行走過遲,
兩下肢無力者宜食;高血壓患者宜食。
忌:杜仲性味平和, 補益肝腎, 諸無所忌。
陰虛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經集注》:"惡蛇皮、元參。 "
②《本草經疏》:"腎虛火熾者不宜用。 即用當與黃柏、知母同入。 "
③《得配本草》:"內熱。 精血燥二者禁用。 "
【藥物功用】
降血壓、補肝腎, 強筋骨, 安胎氣。 適用於:
1、肝腎虧虛:證見眩暈、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 多見於高血壓病、眩暈症、腦血管意外後遺症、慢性腎臟疾病、脊髓灰質炎等。
2、腎氣不固:證見尿頻或尿有餘瀝、陰下濕癢、陽痿、孕婦體弱、胎動不安或腰墜痛等。 多見於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礙、不育症、先兆流產或習慣性流產等。
3、用於慢性關節疾病、骨結核、痛經、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現肝腎虧虛徵候者。

[附方]
1, 杜仲煨豬腰:杜仲10g, 豬腎1個。 豬腎剖開, 去筋膜, 洗淨, 用花椒、鹽淹過;杜仲研末, 納入豬腎, 用荷葉包裹, 煨熟食。
源于《本草權度》。 本方主要以杜仲補肝腎、強腰止痛。 用於腎虛腰痛, 或肝腎不足, 耳鳴眩暈, 腰膝酸軟。
2, 杜仲爆羊腎:杜仲15g, 五味子6g, 羊腎2個。 杜仲、五味子加水煎取濃汁;羊腎剖開, 去筋膜, 洗淨, 切成小塊腰花放碗中, 加入前汁、芡粉調勻, 用油爆炒至嫩熟, 以鹽、薑、蔥等調味食。
源于《篋中方》。 本方以杜仲補腎強腰, 五味子補腎固精。 用於腎虛腰痛, 遺精尿頻。
3, 杜仲寄生茶:杜仲、桑寄生各等分。 共研為粗末。 每次10g, 沸水浸泡飲。
本方用二藥補肝腎, 降血壓。 用於高血壓而有肝腎虛弱, 耳鳴眩暈, 腰膝酸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