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半夜脖子出汗

人之所以喜歡運動和鍛煉身體, 因為在運動之後身體裡會流出大量汗液, 這些汗液伴隨著身體裡的毒素一起流出, 所以有助於身體排毒。 可是當人體過於虛弱的時候, 也是容易出汗的, 甚至有些人發現自己在半夜睡著的時候, 明明身體沒有動, 脖子卻莫名其妙出汗。 導致半夜脖子出汗的原因會是什麼呢?

出汗部位不同說明什麼

1、腋下多汗:氣虛

腋下分佈很多大汗腺, 所以汗液較多。 但如果汗液分泌太過旺盛, 女人可能是氣虛, 時常還會伴有氣短、乏力、眩暈的感覺。

氣虛的女士建議在夏天不要做大量的運動, 以靜慢運動為主, 多吃補氣的山藥。

2、手腳心多汗:濕熱重

手心和腳心愛出汗, 說明濕熱重, 其發生原因與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過高有關。 濕熱重的人平時還會大便黏膩、嘴巴幹苦愛喝水。 這種情況既要去熱, 又要除濕健脾。

夏季應多吃些清熱解暑、消化健脾的東西,

才能較好地抵制濕熱, 減少手心的出汗次數和數量。 多吃清熱解暑、除濕健脾的食物, 如苦瓜、苦苣等苦味食物, 還有黃瓜、西瓜、冬瓜等瓜類, 薏米、山藥、香菇等健脾食物。

3、背部多汗:陰陽兩虛

背上總是濕漉漉的人, 可能是陰陽兩虛,

他們既怕熱又怕冷。 陰陽學說認為人體背為陽腹為陰, 背部多汗是氣虛陰津收攝失健的表現, 冷為陽虛, 易感冒為氣虛致衛外功能不強表現。 這部分人要平衡陰陽。

建議每天按摩位於腰兩側的腎俞穴有助於滋腎養陰, 而溫陽講究溫補, 常吃點紅棗、桂圓、黑木耳等食物。 也可以採用中醫針炙, 炙一下“關元”“氣海”“腎俞”“肺俞”等穴位(用補法), 這個得找專業針炙醫師。 同時堅持服用一段時間鈣片(西醫認為缺鈣會引起出汗多)。

4、額頭多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 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去醫院檢查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

建議平時儘量保持心境平和, 少生氣, 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飽, 否則容易陰虛、肝陽上亢。

每天沖泡枸杞茶, 有平肝功效。

5、鼻子多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無故大量出汗, 說明肺氣不足, 需要調理補氣。 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需要提升免疫力。

肺氣不足主要是因為其天生體質虛弱造成。 建議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 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 因為這是人體肺經分佈的部位, 通過敲打刺激, 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6、頸部多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佈稀少, 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 可是, 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 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 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 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

多喝水, 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 加強體質;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 不要經常熬夜, 以免破壞正常的生理規律, 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 進而引發其他疾病;還要保證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與激動、保持精神愉快, 以免不良情緒影響到內分泌系統;預防感染;不要購買塑膠制的生活用品, 儘量避免環境激素的危害。

7、胸口多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 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 說明體內的血液迴圈很慢, 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 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 可以緩解症狀

8、私處多汗:腎陽虛弱

如果你的私處愛出汗, 中醫認為你的體內濕熱下注, 腎陽虛弱。 西醫覺得, 這種情況下, 患細菌性炎症的可能性會增大, 甚至讓私處氣味變重。

建議日常飲食要清淡, 不吃冷食。 平時可以用黃芪泡水喝。 如果私處氣味變重, 要儘快去醫院做專門的化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