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被蜜蜂蜇了怎么辦
春天是鮮花大量盛開的季節, 所以春天也成為了蜜蜂繁忙的季節。 而不少家長都喜歡帶家里的小孩子去野外春游, 可是在春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蚊蟲叮咬, 有許多小孩子就容易被蜜蜂蟄。 被蜜蜂蟄了之后, 一定要及時處理, 否則蜜蜂尾巴中殘留的毒素會給小孩子的手臂帶來危害, 因此小孩子的手被蜜蜂蟄了之后有什么急救措施。
被蜜蜂蟄了怎么辦?如何快速治療?
取出毒針:被蜜蜂蜇傷后, 要仔細檢查傷口, 若蜜蜂的尾刺(毒針)仍在皮膚內, 可用鑷子或針尖, 輕壓傷口附近的皮膚, 使毒針多露出一些, 再用鑷子將它夾出來。 注意:不可擠壓傷口, 以免毒液擴散。
清洗:一旦被蜂蜇了, 要用溫水、肥皂水或者鹽水、糖水清洗傷口, 沒有水時, 新鮮的尿也可以。 如果傷口處有殘留的蜇刺, 應立即拔掉。
涂藥:萬花油、紅花油、綠藥膏等都可。 將生姜、大蒜、馬齒莧(一種野菜)等搗爛、嚼爛涂在傷口處也行。
就醫:如果出現頭疼、頭昏、惡心、嘔吐、煩躁、發燒等癥狀時, 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蜂螫傷有哪些表現? 蜂的種類有很多, 如蜜蜂、黃蜂、大黃蜂、土蜂等。 雄蜂是不傷人的、因為它沒有毒腺及螫針;刺人的都是雌蜂(工蜂), 雌蜂的腹部末端有毒腺相連的螫針, 當螫針剌入人體時隨即注入毒液。
蜜蜂螫人時, 常將其毒刺遺棄于傷處;而黃蜂刺人后則將螫計縮回, 還可繼續傷人。 蜂類毒液中主要含有蟻酸、神經毒素和組織胺等, 能引起溶血及出血, 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抑制作用, 還可使部分螫傷者友生過敏反應。 人被蜂螫傷后, 輕者僅局部出現紅腫、疼痛、灼熱感, 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結腫大,
蜂毒過敏者, 可引起蕁麻疹、鼻炎、唇及眼瞼腫脹、腹痛、腹瀉、惡心、嘔吐, 個別嚴重者可致喉頭水腫、氣喘、呼吸困難、昏迷, 終因呼吸、循壞衰竭而死亡。
如何判斷毒液
如果被普通蜜蜂蜇傷, 其毒液呈“酸性”, 可用肥皂水、小蘇打水等“堿性溶液”沖洗或涂擦傷口, 借以中和毒液, 消除腫痛。
若被黃蜂蜇傷, 其毒液為“堿性”, 可用食醋等“弱酸性液體”涂擦傷口, 使其與毒液產生中和作用, 可以起到止痛消癢效果。
還應注意的是:不能用紅藥水、碘酒之類藥物涂擦傷處, 否則只會加重被蜇部位的腫脹。 如果腫脹較重, 可用濕毛巾冷敷傷口, 會有緩解作用。
如果被蜇到10針以上, 尤其是被蜇之人的尿液變成醬油色, 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不可延誤!
實用預防小妙招
在日常生活和野外活動時, 要謹遵以下五個原則:
1.遠離蜂類, 不要主動攻擊蜂類, 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 輕輕抖落即可, 不要拍打, 萬一遭遇蜂群攻擊, 要馬上就地蹲下, 用衣服護住頭部(蜂喜歡攻擊人的頭部)。 飲料等生活甜食垃圾要密封在垃圾袋里。
2.上山或去野外不穿顏色鮮艷的衣服。
3.野外活動時不搽香水, 不使用含有芳香味的洗發精或除汗劑。
4.盡量穿長袖長褲衣服, 戴帽子上山,
5.被蜇傷后及時到醫院救治, 以免蜂毒擴散, 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