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學吃飯的最佳時期

寶寶一般在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試著添加一些輔食了, 另外8個月的寶寶就可以自己拿著勺子吃飯了, 如果想讓寶寶養成好的吃飯的習慣, 8個月的時候就要好好的對寶寶進行培養了。 首先要掌握好寶寶吃飯時候的心裡, 不要強制性的餵飯, 否則會使寶寶產生厭煩的心裡的, 還有記得要對孩子多表揚。

想要寶寶吃飯香, 不挑食, 且能自己獨立吃飯需要注意以下4個小問題。

1、敏感期要掌握好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個敏感期, 比如物權歸屬意識敏感期, 自我意識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等, 所謂敏感期就是在某一段時間內, 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 會對生活的某個方面特別關注和執著。

獨立吃飯也有敏感期, 一般出現在8個月左右, 表現就是在餵飯時寶寶喜歡搶勺子往自己嘴裡放, 或者用手抓飯往嘴裡放。 此時寶寶必然還不能很好的將勺子塞進嘴裡,

一般都是灑的到處都是, 從頭到腳都是飯菜, 很多家長或者老人覺得髒, 每次都是弄得一塌糊塗, 吃頓飯跟打仗一樣, 擦擦洗洗半天, 同時也覺得孩子吃不飽, 就選擇餵飯進而控制寶寶“抓”飯的行為。

的確, 這個時候餵飯最省事了, 而且想讓孩子吃多少就吃多少, 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做法會讓孩子錯過獨立吃飯的敏感期, 其實也是你剝奪了孩子獨自吃飯的權利!

所以, 在孩子的獨立吃飯敏感期來臨時, 一定要“放任自流”, 與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相比, 現在髒點累點真的無所謂, 如果怕寶寶吃不飽, 可以選擇先喂一部分, 然後再讓他自己吃。 再者, 寶寶獨立吃飯非常能刺激大腦發育、手眼協調。

2、堅決杜絕追喂行為

追著餵飯是寶寶不能獨立吃飯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有這種情況, 一定要及時停止, 同時, 千萬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吃的少會不會餓到。 其實哪怕是成年人, 想要健康長壽都不宜吃的過多, 正所謂過猶不及嘛, 更何況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孩子呢?偶爾一兩頓不吃,

肯定餓不壞, 就連大人有時候還沒胃口吃飯呢不是嗎?

除了追喂, 也堅決不能有邊看電視邊餵飯、邊玩玩具邊餵飯的情況, 要養成孩子一心一意吃飯的習慣。 另外, 也不能過分遷就孩子, 例如做了炒番茄, 孩子不願意吃, 立刻說“寶寶不願意吃哦?那奶奶給你做別的去!”這種行為就是在教孩子挑食!

3、選好工具

① 建議最好給寶寶選擇一把餐椅, 基本上能獨立坐著就可以在餐椅裡吃輔食和飯了, 只要吃東西, 不管是水果、輔食、還是正餐, 都保證在餐椅裡完成, 這樣非常利於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② 寶寶在最開始使用勺子吃飯時, 能順利將飯放到嘴裡非常不容易, 如果長時間不成功, 很多孩子可能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 放棄獨立吃飯的嘗試了, 所以建議選擇好餐具, 勺子可以選擇彎頭的, 非常方便寶寶使用, 而且比較容易將飯送進嘴裡, 體驗過成功之後寶寶才會愛上自己吃飯。

③選擇抓耳式寶寶碗, 方便寶寶抓握。 我是不推薦使用那種吸盤式的寶寶碗的,

如果怕寶寶燙到, 就直接晾到溫度合適再拿到寶寶跟前, 這樣也安全, 吸盤式的碗不能隨便讓寶寶拿著移動, 其實非常限制寶寶吃飯的行為, 時間久了也會降低寶寶對於吃飯的興趣, 因為除了拿勺子喂到自己嘴裡, 拿起碗直接喝湯、喝粥等也是一項很重要的訓練(當然過程很慘不忍睹就是了)。

4、認識食物原材料

平時買菜做飯時, 建議可以拿實物教一下寶寶各類蔬菜名稱, 而不是只看圖片認識, 也不是只有青菜和肉的區別, 並且最好能夠讓寶寶見證各種蔬菜變成食物的過程, 這樣也能激發寶寶對於食物的興趣。

其實想讓孩子吃飯香, 又吃的好, 不是家長在跟孩子抗爭, 完全是家長在跟自己抗爭, 看自己能否堅持得住原則, 能否狠得下心來!

能否狠得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