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症的治療方法

眾所周知,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症對於人體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嚴格來說, 一個人得了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症, 那麼離死就不遠。 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吃, 下面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治療分急救期和恢復期兩個階段。

1、急救期治療

(1)營養治療原則:

①蛋白質和能量供給應高於正常需要量。 開始供給蛋白質1g/(kg/d), 能量為336~420kJ/(kg/d), 以後逐漸增加, 直到3~4g/(kg/d), 能量504~672kJ/(kg/d)。

②補充液體, 特別在脫水和高熱時, 應補充液體以維持尿的正常排出。

③無機鹽的補充應以低鈉、足量的鉀[6~8mmol/(kg/d)]和鎂(12~24h肌內注射1ml50%硫酸鎂, 即可), 調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④補充足夠的多種維生素, 尤其應注意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供給。

⑤飲食應從少量開始, 待適應後逐步增加, 以少量多餐為宜。

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採用流質、半流質、軟飯, 最好經口供給, 必要時採取胃腸道外營養治療。

(2)控制感染: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時, 極易併發各種感染, 應根據不同的感染選用抗菌藥物。

(3)抗心衰治療:水腫型營養不良常伴有心力衰竭, 可用利尿藥、氧氣吸入、抗心衰治療及其他支持療法。

2、恢復期治療

恢復期主要是營養治療, 給予合理而全面的膳食, 以滿足機體康復期的需要, 輔以祖國醫學中的食療, 同時宜適當鍛煉, 增強心肺功能及免疫能力。

很多時候, 面對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症, 我們要認真瞭解相關知識,

否則對身體一點好處都沒有, 反而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引發器官的病變, 嚴重會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