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番瀉葉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番瀉葉為豆科山扁豆屬植物, 有狹葉番瀉及尖葉番瀉之分。 狹葉番瀉呈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 長1.5~5cm, 寬0.4~2cm, 全緣, 葉端急尖, 葉基稍不對稱。

上表面黃綠色, 下表面淺黃綠色, 無毛或近無毛, 葉脈稍隆起。 革質。 氣微弱而特異, 味微苦, 稍有粘性。 尖葉番番瀉葉瀉 呈披針形或長卵形, 略捲曲, 葉端短尖或微凸, 葉基不對稱, 兩面均有細短毛茸。
本品含有番瀉甙A及番瀉甙B, 並含蔥酮衍生物: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等。 具有瀉下作用及抗菌作用, 番瀉葉還有箭毒樣作用。 《飲片新參》謂番瀉葉性味苦、涼, 功能“瀉熱利腸府, 通大便。 ”《現代實用中藥》說它“少用為苦味健胃藥, 能促進消化;服適量能起緩下作用;欲其大瀉則服40~60毫升, 作浸劑, 約數小時即起效用而泄瀉。 ”番瀉葉作用較廣泛而強烈, 用於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適合。 但平素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臨床應用
1、治療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症及消化道出血:一般每次服番瀉葉膠囊4粒(每粒含生藥2.5g)每天3次,
24小時內未大便者加服1次。
2、用於便秘:一般每日用幹番瀉葉3~6g, 重症可加至10g, 開水浸泡後服用。
3、用於促進術後腸功能早期恢復:以番瀉葉4g開水泡服。
4.于肛腸病術前應用以代替清潔灌腸:於術前1天下午禁食, 番瀉葉下午3時以番瀉葉10g開水泡服。
番瀉葉的副作用:
1.番瀉葉用於急性便秘比慢性者更適合。 慢性習慣性便秘長期使用, 會養成依賴性。 而且, 用量會越來越大。 最終導致無效。
2.有報導, 服用番瀉葉後有面部麻木、頭暈、大小便時無感覺或癢感、三叉神經分佈區內有程度不等的痛覺減退、服用大劑量番瀉葉可出現尿瀦留、惡性血壓變化等。 番瀉葉甙的小鼠LD50 為1.414g/kg,
折合番瀉葉生藥為36.3g/kg, 此劑量大於臨床番瀉葉po治療量300倍以上。
3.番瀉葉服後有時可致腹痛, 嘔吐或使原有的腸部炎症加重(尤其在用量較大時)。 番瀉葉過量主要是對胃腸系統產生毒副作用, 番瀉葉中所含的番瀉甙能抑制大腸對水分的吸收, 使腸內容物急劇增加, 同時還能增加大腸的張力, 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 嚴重者可誘發上消化道出血, 表現為上腹疼痛、嘔吐咖啡樣液體或出現柏油樣便。
對於長期服用的患者, 因為過量所導致的副作用更嚴重。 因為番瀉葉含有蒽醌類物質, 這種物質對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時間長了會造成腸道黏膜病理性改變, 臨床上叫結腸黑病變。 結腸黑病變目前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
可引起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