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活血祛風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祛風膏”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出 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處 方】防風2兩, 蔓荊子1兩, 當歸3兩, 生耆2兩, 桂枝3兩, 川撫芎2兩, 薄荷1兩, 陳皮1兩, 白附子面5錢(後入), 樟腦面5錢(後入), 牡丹皮1兩, 杭芍1兩, 雞血藤膏5錢。

【功能主冶】口眼抽筋。

【用法用量】用香油4斤, 將藥炸枯, 濾去滓, 熬至滴水成珠, 入樟丹2斤, 再入面藥, 老嫩合宜。

【各家論述】本方取《千金》小續命湯和東垣當歸補血湯合方化裁而成。 小續命湯本為治風通用之劑, 古今風方多由此來。 慈禧雖患口眼抽搐之痼疾, 但並無傷寒之表症, 故減去麻黃、杏仁、芍藥;推究其病原,

雖為風中經絡, 亦營血久虛之故, 本“治風先治血, 血行風自滅”之法, 于方中增入黃耆、當歸、雞血藤膏等味, 以生血養血;再加薄荷、陳皮等輕清之藥, 消風驅濕, 則活血祛風之力頗大。 方中樟腦一味, 芳香辛竄, 辟穢化濁, 據近代藥理研究, 對皮膚粘膜局部有輕度刺激作用, 可以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用之或許對面風之疾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