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女性經期正常卻不排卵的原因

1、達不到雌激素分泌高峰

達不到雌激素分泌高峰導致卵巢不能排卵。 不孕不育專家指出, 有月經但不排卵的原因是由於黃體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 反過來抑制下丘腦, 使促黃體生成素以及促卵泡生成素下降, 黃體發生萎縮, 孕激素及雌激素分泌減少, 子宮內膜得不到雌激素與孕激素的支持, 就會發生壞死、脫落、出血, 因此月經就會來潮。 此外, 如果卵泡只發育到一定程度, 沒有達到直徑18毫米, 說明卵泡沒有成熟, 雖然可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 但達不到雌激素分泌高峰, 導致卵巢不能排卵。

2、無排卵則沒有黃體形成

無排卵則沒有黃體形成也就沒有孕激素的正常分泌。 這樣, 子宮內膜就一直停留在增殖期而不能轉變為分泌期, 雖然子宮按時出血, 但不是真正的月經, 而是無排卵月經, 因無排卵, 所以必將導致不孕。 排卵與月經的關係在青春期, 由於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 卵巢內的原始卵泡開始發育, 合成雌激素, 卵細胞周圍的空間充滿液體, 內含大量雌激素。 增長的卵泡逐漸向卵巢表面移動, 卵泡壁愈變愈薄, 最後破裂, 成熟的卵子隨卵泡液流入腹腔, 這一過程稱為排卵。

3、排卵後卵泡壁萎縮

排卵後其中顆粒細胞增大, 形成黃體。 黃體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排卵後12-14天, 黃體開始萎縮, 不再合成孕激素及雌激素。

隨著卵巢的週期性變化, 子宮內膜亦呈週期性變化, 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厚, 細胞增大, 血管更迂曲, 稱為增生期改變。 排卵後, 孕激素和雌激素協同作用, 使子宮內膜水腫, 腺體產生大量液體, 稱為分泌期改變。 當雌激素和孕激素水準下降後, 子宮內膜血管收縮, 內膜缺血、壞死、脫落、出血, 而成為月經。 由此可見, 沒有排卵就不會有週期性的、有規律的月經。

小編提醒:以上“女性月經正常為什麼不排卵?”文章內容只是作為參考, 不能成為臨床診斷依據。 建議您花幾分鐘時間與線上專家交流, 線上專家有問必答幫助您解決疾病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