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揭秘手穴按摩推拿的功效主治

在中醫傳統的治病方法中, 有一種名為推拿按摩的治病方法, 通過對患者穴位進行適度的按摩來治療疾病, 別看只是按摩, 卻有著很好地功效。 一般來說, 我們人體全身上下包括手腳都包含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穴位, 只要能夠掌握了穴位的位置, 學會了按摩推拿的方法, 就可以進行手穴按摩治療了。

(一)掐壓合穀法

合穀又名虎口, 虎口處常用掐拿、按壓等按摩手法。

操作要領:患者取坐位或臥位,

手臂自然伸開。 術者坐于患者對面, 以左手持患者右手, 術者掌心朝患者手背、患手呈中立位, 用左手拇指按壓患肢合穀穴一分鐘。 此法為按壓合穀法。 術者拇、食二指對準虎口合穀穴, 掐拿一分鐘, 掐拿時可配合旋轉揉動。 (圖4-1)

注意事項:施術之前, 必須先運指力——全身力氣貫注於拇指, 著力于穴位, 施術時病人可有麻酸感沿臂上行, 穴位不准, 此感應小或僅為疼痛。

功效主治:本法主要用於牙痛、瘧疾、手及上肢疼痛。 也可以作為手指扭挫傷、腕關節勞損等上肢病症按摩前的準備手法。

(二)掐拿八邪法

手八邪, 每手四邪, 即大都, 中都, 上都, 下都。 掐拿八邪是以拇指與食指指腹的對合作用, 在患者掌指間掐而拿之。

操作要領:患者取坐位, 醫生左手持患者手腕, 右手拇、食指對準穴位, 掐以按壓, 拿以旋轉, 掐要剛中有柔, 拿需柔中有剛, 指下靈活自如, 形如指間撚珠, 內旋為補, 外旋為瀉。 順其筋肌為補, 逆其肌筋為瀉。

注意事項:先以指腹著力, 後以指端重掐, 指甲要修整圓滑,

每部位可分點、按、掐三步進行, 穴位正中、左鄰、右鄰三次操作。 只需沿手指順逆掐拿, 不宜橫行撥動。

功效主治:本法有活血止痛、通利關節、舒筋活絡、散寒祛風等功效。 可用于手指麻木、頭項強痛、中風偏癱、肢體屈伸不利、小兒消化不良、落枕等。

(三)捋抖十指法

以拇、食二指指腹對合, 從指根捋而抖之至指端, 十指以次捋抖, 稱為捋抖十指法。

操作要領:患者正坐位, 醫者以左手持病人手腕, 右手拇、食指指腹對合, 持住病人手指, 不要過緊。 依拇、食、中、無名及小指的順序, 將諸指自上而下捋抖, 捋要疾速, 抖以寸勁, 連貫自如。

注意事項:操作中手法要靈活, 可塗以按摩乳, 不宜幹扯, 也不可太滑。

功效與主治:本法有溫通經絡, 活血散寒通利關節的作用, 常用於寒症, 如風濕或類風濕所致的關節炎, 寒濕所致的手指疼痛、肢體麻木。 也可作為全身按摩推拿之收式。

(四)按壓陽溪、陽谷法

陽溪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的經穴, 陽穀穴為手太陽小腸經的滎穴。 二穴分佈在手腕的背部, 按摩常採用按壓推滾法。

操作要領:術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夾持患者拇指近側節。 同時以拇指及食指持握其它四指, 向下牽引、以左手拇指置於橈骨莖突處“陽溪”穴、中指置於尺骨莖突處“陽穀”穴。 術者以中指按壓尺骨莖突, 同時將患者手向尺側偏位, 繼而將中指放鬆, 以拇指按壓橈骨莖突處,同時將患者手向橈側偏位。術者以左手拇指及中指持握患者腕兩側,以右手向下牽引患者手腕並徐徐向掌側屈曲腕關節至最大限度,屈腕時,拇指與中指對抗按壓推滾橈骨與尺骨莖突,依此法伸屈患腕1~2次。

以上四種是最為常見的手穴按摩推拿的方法。通過對手部不同穴位進行不同的按摩,按壓,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治病的功效。如果你有上述介紹的疾病,也可以自己多瞭解一下手穴的位置然後自我進行推拿按摩。

以拇指按壓橈骨莖突處,同時將患者手向橈側偏位。術者以左手拇指及中指持握患者腕兩側,以右手向下牽引患者手腕並徐徐向掌側屈曲腕關節至最大限度,屈腕時,拇指與中指對抗按壓推滾橈骨與尺骨莖突,依此法伸屈患腕1~2次。

以上四種是最為常見的手穴按摩推拿的方法。通過對手部不同穴位進行不同的按摩,按壓,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治病的功效。如果你有上述介紹的疾病,也可以自己多瞭解一下手穴的位置然後自我進行推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