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山麻根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Shān Má Gēn

【別名】龜葉麻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懸鈴木葉苧麻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Makino[B.platyphylla D.Donvar.tricuspis Maxim.;B.pla-tanifolia Franch.et Sav.]

採收和儲藏:秋季采根, 洗淨, 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40-90cm。 莖直立, 數莖叢生, 不分枝, 有4鈍棱, 通常帶紅色, 上部疏生短伏毛。 葉對生;葉柄長1-8cm;葉片草質, 卵形或寬卵形, 長3.5-13cm, 寬3-12cm, 先端有3或5驟尖或3淺裂, 有時在上部葉長漸尖, 基部寬楔形, 邊緣生粗牙齒, 上面疏生短毛, 下面近無毛;基生脈3條。 雌雄同株或異株;花序穗狀, 腋生, 細長;雄花序在同株時生在較下部的葉腋, 雄花被片4-5, 淡黃白色, 雄蕊4-5;雌花序在同株時生上部中葉腋,

雌花小, 花被管狀, 淡紅色, 花柱線形, 長達2mm, 宿存。 瘦果倒卵形, 長約lmm, 上部有細柔毛。 花期6-8月, 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或溝邊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遼寧、河北、陝西、甘肅、山東、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 略彎曲, 直徑1-2cm。 表面暗赤色, 有較多的點狀突起及鬚根痕, 質硬, 斷面棕白色, 有較細密的放射狀紋理。 水浸略有粘性。 氣微, 味微辛、微苦、澀。

【化學成份】懸鈴木葉苧麻根中含大黃素(emodin), 大黃素甲醚(physcion), β-穀甾醇(β-sitosterol), β-穀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 熊果酸(ursolic acid), 19α-羥基熊果酸(19α-hydroxyursolic acid);還含有花生酸(arachidicacid)及山萮酸(behenic acid)等具16~22個碳原子的長鏈飽和脂肪酸, 一種羥基脂肪酸酯和兩種不飽和脂肪醇。

【性味】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腫。 主跌打損傷;胎漏下血;痔瘡腫痛;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或浸酒。 外用:適量鮮品, 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