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多美滋壟斷第一口奶 業內揭秘奶粉商七大黑招

導語:17日, 央視以“揭秘嬰兒第一口奶”為主題, 指天津一家醫院企業賄賂醫生護士, 強行給孩子喂多美滋奶粉, 讓新生兒產生依賴, 排斥母乳。 對此, 多美滋發出聲明表示“震驚”, 稱已經立即調查, 如發現有人違反公司制度將嚴懲。

而有三甲醫院婦科醫生表示, 醫生完全不會干預媽媽喂哪個牌子的奶粉, 雖然職業風險巨大, 但護士也可能有操作餘地。

17日, 央視記者的報導聲稱, 多美滋在天津一個地區, 花費不菲以支付“維護費”, 即維護醫院和多美滋的關係。 報導指, 在這樣的金錢交易下, 醫院的白衣天使, 強行給新生的嬰兒餵食多美滋奶粉,

使嬰兒習慣多美滋奶粉的味道, 產生依賴, 進而排斥母乳。

多美滋稱會嚴懲違規者

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 多美滋(中國)通過聲明表示對有關報導非常震驚和重視。 “我們將立即就此事展開調查。 ”聲明說, 公司嚴格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

包括《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 並為此設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

“如有違反, 我們將採取嚴厲的懲罰措施。 ”多美滋說。 對於央視昨日報導的“第一口奶”現象, 多家奶粉生產商均不願置評。 但是在微博上, 不少各地的父母表示其在醫院裡接觸過多種品牌的奶粉。

“無論是國家規定還是國際準則, 都是主張母乳餵養, 因此不允許奶粉進醫院宣傳。 ”昨日,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由於奶粉業競爭激烈, 加上看准新生兒“轉奶”不易, 一些奶粉企業在醫藥宣傳方面確有各種砸錢“潛規則”。 包括贊助新婚夫婦和產婦講座、免費發孕婦奶粉、贊助產房設施、讓護士收集產婦資訊等。 “醫務管道‘水深’, 小奶粉商負擔不起。

”他更指出, 最近業內還傳言有大企業甚至瞄準“奶粉ATM”機, 希望能把這一設備放進醫院。

2009年中消協已警示, 警惕嬰兒奶粉促銷干擾母乳餵養。 奶粉商的促銷行為和媽媽的草率抉擇會使嬰兒失去了吃母乳的權利, 無法獲得母乳餵養對於嬰兒終生的益處。

業內曝光

一個孕產婦名單就值10~30元

“奶粉商在醫院更多是在做推廣, 而不是賣奶粉。 ”和醫務管道打交道的奶粉銷售主管李楊(化名)昨日告訴本報記者說, 以某奶粉大品牌為例, 做醫務推廣的人員遠高於銷售人員, 一年發生在醫院裡的費用占營業額約3%~5%, 或占行銷費用10%, “但是這些做法都是灰色的”。

1“名單費”

把所有孕產婦的電話抄出來給奶粉商, 一個有效的名單就值10~30元左右。

2“輪奶”

各品牌通過投標、贊助的方式, 獲得免費給新生兒提供奶粉的機會。 某奶粉進一家出生率高的醫院就要每年投30萬~50萬元。

3“直銷”

廠家免費提供給醫務管道, 或者最多以奶粉價格5折賣給醫務管道, 再轉售消費者, 從中每罐可賺100~150元的差價。 因明顯違規, 此現象不多。

4“派送樣品”

在新生兒出院時, 可以免費派奶粉, 但是家長的通訊資訊會給到廠家, 每罐奶粉還可返還30~50元的“派樣費”。

5“聽課介紹費”

在針對孕婦的課堂上會派發帶有編碼的奶粉“優惠券”。 如之後媽媽憑此買奶粉, 一個“新客戶”可以返還醫務管道100~200元。

6“學術贊助”

奶粉商經常請專家給醫務人員講課, 費用一場下來最低廠家砸10萬元也不奇怪。 還有以“學術交流”名義進行的各種醫務“聯絡”。

7“通過醫務管道和消費者溝通”

例如, 有一家奶粉商長期在醫院會議室贊助某“無痛分娩”課程, 最後肯定會有時間留給奶粉商宣傳, 再就是獲取消費者的通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