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雙腳經常活動疾病無蹤影

雙腳經常活動疾病無蹤影, 在中醫角度上說我們人體的雙腳上有我們人體內臟的64個反射區, 因此對於雙腳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專家將為我們講解雙腳的運動方式。

經常踮腳益處多 雙足併攏著地, 抬腳跟, 再放鬆, 重複20次。 踮起腳尖時, 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 大致相當於心臟脈搏的排血量。 當你下棋、打牌、玩電腦或久立不動時, 最好每小時做1次踮腳運動, 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順暢。 踮腳運動還可以活動四肢和頭腦, 消除長時間用腦高度集中後突然站立而眼前發黑、頭腦發暈的毛病。

緩解腳痛多敲打 要想緩解腳痛, 拿一個小錘子在腳底輕輕敲打, 找痛點。 摸准了患處, 拿小錘子對準痛點, 輕輕地持續敲打3~5分鐘。 然後, 用手搓揉腳底, 包括小腿肚約3~5分鐘。 再接著用熱水洗腳, 有利於促進血液迴圈。

經常跳躍骨質密 在各項鍛煉中,

跳躍運動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佳方法。 科學家對絕經前後的婦女進行觀察研究, 發現每天進行上下跳躍的女性, 堅持一年後骨質密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最易發生骨折的髖部, 骨質密度竟增加了3%。 這是由於在進行跳躍運動時, 不僅加速了全身的血液迴圈, 而且地面的衝擊力更可激發骨質的形成。

足跟行走可延壽 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腎氣虛衰, 而足跟為腎經所過之處, 老年人走路時若能用腳後跟做些練習, 就能剌激腎經穴位, 除病延壽。 行走時, 身體自然直立, 頭端正, 依次左右腳向前邁進或依次左右腳向後倒走, 兩臂自由隨之擺, 呼吸自然。 腳跟走路與散步交替進行, 更能調節情趣, 提高鍛煉效果。

按摩足底可安神 按摩足底中心部位的湧泉穴, 即像老人所說的“搓腳心有治善忘、安神、通關開竅、醒腦等作用”。 按摩方法:臨睡覺前先用熱水洗腳, 擦乾後, 一手托住腳, 另一隻手摩擦湧泉穴, 約摩擦50~100次左右, 以局部發熱為標準, 兩腳交替進行。

雙腳經常活動疾病無蹤影, 專家表示說我們現在很多朋友認為我們每天都在行走, 因此沒有必要再進行雙腳鍛煉, 專家指出說其實我們平常只是一種常態, 只有專門對於腳的運動才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