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過早站立危害大

不少家長為了證明孩子健康總過早的讓寶寶嘗試站立, 其實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很容易讓寶寶患上O形腿、X型腿等, 對日後的健康成長帶來一定影響, 因此專家表示最好在寶寶10個月之後再開始嘗試站立, 一歲之後學習自己走路, 避免畸形的出現。

一、嬰兒站立危害

很多媽媽願意把寶寶放入學步車內, 認為這樣既省勁又可以防止小孩摔倒, 但實際上, 長期依賴學步車對寶寶的成長可能不利。 由於寶寶骨骼還沒有完全發育到能支撐身體的全部重量, 過早使用學步車讓寶寶站立或走路, 寶寶的腳跟基本不用力, 過多使用會讓寶寶習慣性地形成前腳掌著地的走路姿勢, 出現O形腿、X型腿等情況。 因此學步車使用應該恰當, 尤其不能過早、過多地使用。

專家提醒家長, 有的寶寶剛5、6個月就喜歡站立, 但不能因此就讓他一直站。 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旺盛階段, 骨結構以軟骨成分為主, 骨骼富有彈性, 可塑性強, 肌肉的力量比較薄弱, 骨骼容易彎曲變形, 長期處於一種姿勢, 就會出現畸形。

一旦發現寶寶有X形腿、O形腿, 家長們也不必太過慌張, 應該上醫院尋求醫師幫助。 一般畸形6公分以內的以觀察、隨訪為主。

超過6公分的需要到醫院骨科求診, 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

二、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羅圈腿

判斷小兒是否是羅圈腿的方法:讓寶寶仰臥, 然後用雙手輕輕拉直寶寶雙腿, 向中間靠攏。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兩腿靠攏時, 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是併攏的,

如果有間隙, 就應引起重視, 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以便儘早發現寶寶下肢發育的問題。

如果按上面的方法, 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的間隙超過10釐米, 很可能就是羅圈腿了, 家長應馬上帶孩子就診, 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 進行骨科矯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