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開骨縫是什麼感覺呢?

開骨縫其實在很久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說法, 以前的說法是女性朋友咋分娩時候骨頭和骨頭之間出現裂縫的情況, 所以才會出現劇烈的疼痛, 而目前醫學的解釋就是子宮口出現展平到一個的寬度, 為之開骨縫了。 開骨縫其實在多數分娩的女性朋友身上也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也有一些方法是可以減輕分娩時的疼痛, 比如合理的進行運動、控制飲食、壓壓腿等等, 這些方式在分娩之前都是可以進行的, 並且還可以適當的活動筋骨。

開骨縫是民間對女人生產時的俗稱, 民間傳言, 女人生孩子時骨頭與骨頭接縫都裂開了, 所以痛。 醫學上解釋, 開骨縫是指女性子宮口首先展平, 展平之後, 再張開, 一直到張開10cm。 該過程則是老人們講的開骨縫。 宮口張開的過程比較緩慢, 通常懷孕第9個月後的第2個星期宮頸才逐漸展平, 也是宮頸成就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

直到在宮口張開到3釐米以後, 才會針對疼痛使用一些藥物。

第一階段:臨近分娩時, 媽媽會感受到下腹部墜墜的, 且伴有規律性的疼痛, 這就是開骨縫的信號。 剛開始開的比較慢, 從臨產到開到3cm需要8小時, 每隔10分鐘左右會出現在陣痛, 持續時間約20~30秒。 這個階段的胎頭會以側頭的姿勢慢慢下降進入骨盆, 來配合產婦順利生產。

第二階段:隨著陣痛間隔時間變短, 持續時間變長, 開骨縫的速度也會增快, 從4cm~10cm需要4個小時。 這個階段的胎兒會把下巴縮起來, 頂住胸, 以配合產婦骨盆入口的大小。 順利進入骨盆後, 胎兒會順著弧形的產道擠壓向下, 直至娩出。

如何減少開骨縫時的疼痛?

1.合理運動。 准媽媽進行散步、體操、孕期瑜伽等運動, 可以使開骨縫的過程更加順利。

2.控制飲食。 孕期切忌暴飲暴食, 要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以免胎兒過大, 不好娩出。

3.壓腿。 將腳放在較為牢固的椅子或床上, 身體前傾, 形成壓腿的姿勢, 可以使胎兒下降的空間變得寬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