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漏蘆的功效與作用 漏蘆的治病配方

導語:漏蘆是菊科植物祁州漏蘆或禹州漏蘆的根, 在春秋季採挖, 曬乾, 切厚片。 可清熱解毒, 消癰腫, 下乳汁。

漏蘆的功效:

清熱解毒, 消癰, 下乳, 舒筋通脈。 用於乳癰腫痛, 癰疽發背, 瘰鬁瘡毒, 乳汁不通, 濕痹拘攣, 骨節疼痛、熱毒血痢、痔瘡出血。

漏蘆的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藍刺頭堿與士的寧的作用相似, 小劑量對動物表現興奮作用, 大劑量則引起痙攣, 以後出現全身抑制;對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有蘇醒作用, 並能興奮神經肌肉裝置, 促進周圍神經的恢復過程.臨床上可治療各種不全麻痹症及由於末梢或中樞性運動神經原傳導障礙之癱瘓,

對全身性衰弱基礎上的血管性營養不良的病人有強壯作用.對實驗性創傷性麻痹也有治療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藍刺頭堿對麻醉貓可引起血壓下降, 心收縮力增強, 對離體蛙心可使心收縮張力上升, 收縮幅度減弱, 高濃度可使心臟停止於收縮期.對離體兔耳表現血管擴張.

3、對腸道平滑肌的作用。 藍刺頭堿可使貓離體腸管張力增加, 對兔離體腸管則抑制.其致痙作用較士的寧弱.

4、抗真菌作用。 漏蘆(品種不明)水浸劑(1:3), 在試管內對許蘭黃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漏蘆的治病配方:

1、治疽作二日後, 退毒下膿:黃芪(生用)、連翹各50克, 大黃0.5克(微炒),

漏蘆50克(有白茸者), 甘草25克(生用), 沉香50克。 上為末, 姜、棗湯調下。 (《集驗背疽方》漏蘆湯)

2、治乳婦氣脈壅塞, 乳汁不行, 及經絡凝滯, 乳內脹痛, 留蓄邪毒, 或作癰腫:漏蘆125克, 瓜蔞十個(急火燒焦存性), 蛇蛻十條(炙)。 上為細散, 每服10克, 溫酒調服, 不拘時, 良久吃熱羹湯助之。 (《局方》漏蘆散)

3、治瘰鬁, 排膿、止痛、生肌:漏蘆、連翹、紫花地丁、貝母、金銀花, 甘草、夏枯草各等分。 水煎服。 (《本草匯言》)

4、治皮膚瘙癢, 陰疹, 風毒, 瘡疥:漏蘆、荊芥、白鮮皮、浮萍、牛膝、當歸、蘄蛇, 枸杞子各一兩, 甘草六錢, 苦參二兩。 浸酒蒸飲。 (《本草匯言》)

5、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藍根一錢, 漏蘆一錢半, 牛蒡子四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 (《新疆中草藥手冊》)

6、治曆節風, 筋脈拘攣, 骨節疼痛:漏蘆半兩(去蘆頭, 麩炒), 地龍(去土,

炒)半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 先用生薑二兩取汁, 蜜二兩, 同煎三、五沸, 入好酒五合, 以瓷器盛。 每用七分盞調藥末一錢半匕, 溫服不拘時。 (《聖濟總錄》古聖散)

7、治小兒無辜疳痢, 羸弱, 不欲飲食, 及腹內蟲動作, 多吐清水:漏蘆二兩, 豬肝一兩(煿幹), 楮樹根白皮一兩(銼)。 上藥, 搗羅為末, 煉蜜和搗一、二百杵, 丸如彈子大。 每服以溫水研一九, 不計時候, 量兒大小, 分減服之。 (《聖惠方》漏蘆丸)

8、治冷勞泄痢, 及婦人產後帶下諸疾:漏蘆(去蘆頭)一兩, 艾葉(去梗炒)四兩。 上二味, 搗羅為末, 用米醋三升, 入藥末一半, 先熬成膏, 後入餘藥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溫米飲下, 食前服。 (《聖濟總錄》漏蘆丸)

9、治室女月術不調:漏蘆(去蘆頭)、當歸(切, 焙)、紅花子、枳殼(去瓤,

麩炒)、白茯苓(去黑皮)、人參各半兩。 上六味, 粗搗篩, 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煎七分, 去滓, 溫服, 不拘時。 (《聖濟總錄》漏蘆湯)

10、治白禿:五月收漏蘆草, 燒作灰, 膏和使塗之, 先用鹽湯洗。 乃敷。 (《補缺肘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