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滇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第二十九卷群芳類載有滇丁香, 曰:丁香生雲南圃中。 大本如藤, 葉如枇杷葉微尖而光。 夏開長柄筒於花, 如北地丁香成簇,

而五瓣團團, 大逾紅梅, 柔厚妖嫩, 又似秋海棠。 中有黃心兩三點, 有色鮮香, 故不甚重。 並附有一圖。 據此描述並觀其附圖, 與本品相符。

【拼音名】Diān Dīnɡ Xiānɡ

【別名】野了香、桂丁香、酒瓶花、小黃樹、丁香花、露球花、滿山香、白花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滇丁香或馥鬱滇丁香的花、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Luculia intermedia Hutch2.Luculia gratissima (Wall.) Sweet [Cin-chona gratissima Wall.]

採收和儲藏:夏季花盛開時採摘, 鮮用或烘乾。 果成熟後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1.滇了香, 灌木, 高4-5m, 小枝褐色, 有細小的黃色皮孔。 葉對生;葉柄長1-1.5cm, 被柔毛;托葉三角形, 早落;葉片紙質, 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 長10-15cm, 寬2.5-6cm, 先端短漸尖, 基部楔尖, 下麵沿中脈和側脈被柔毛, 全緣。 聚傘花序傘房式排列;總花梗長1-2cm;苞片線形, 長1-1.5cm;花梗長0.5mm;萼筒陀螺狀,

長5-6mm, 裂片5, 披針形, 長1cm, 有脈3條;花冠紅色或粉紅色, 花冠筒長3cm, 先端5裂;裂片長橢圓形, 長1.5cm。 其又基部相連的每一邊有一明顯、邊緣呈波浪形的片狀物;雄蕊花絲短, 生於花冠筒喉部;子房2室, 柱頭2, 棒狀。 蒴果長陀螺形, 長2-2.5cm, 直徑8-10mm, 具10條縱棱。 種子兩端具翅。 花期7-8月。

2.馥鬱滇丁香 與上種主要區別是:小喬木, 高達5m。 樹皮淺褐色。 葉柄長0.8-2cm;托葉披針形;葉片橢圓形, 僅下麵中脈被疏柔毛, 余無毛。 花極芳香;萼筒有捲曲的柔毛;花冠裂片無片狀附屬物。 蒴果倒卵狀長圓形。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800-2040m的闊葉林內或灌叢中。

2.生於海拔800-2400m的林下。

資源分佈:1.分佈于廣西、雲南、西藏。

2.分佈于廣西、雲南、西藏。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 主咳嗽;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3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