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藏醫治糖尿病有四招

專家小傳
仲格嘉, 藏族, 藏醫主任醫師、研究員,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醫藥研究所副所長, 北京藏醫院副院長, 藏醫糖尿病學科帶頭人,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藏醫藥分會副秘書長

編者的話:藏醫藥具有數千年的歷史, 其對糖尿病的記載, 最早見於1200多年前的藏醫經典著作《四部醫典》。 書中記載的糖尿病的治療原則及療法, 至今仍為藏醫臨床所沿用。 本報專訪了藏醫領域的權威專家,

讓讀者領略神秘的藏醫藥對付糖尿病有哪些妙招。

藏藥控糖兼調代謝

“糖尿病”可歸屬于古代藏醫經典記載的“消耗性尿頻症”範疇。 古代藏醫觀察到, 該病患者有尿頻、小便味甜、口舌發乾等症狀表現, 久病則可出現消瘦甚至心臟病、惡性癰瘡、昏厥等。 這與現代醫學認識到的糖尿病病情特徵和各種急慢性併發症非常相似。 《四部醫典》認為, 該病的病因包括先天稟賦, 進食過量味咸、甘或性寒、效重、不易消化的食物, 久居潮濕之地, 安逸少動等, 造成體內的“培根”(藏醫術語, 類似于中醫五行的“水”和“土”, 病理情況下與“痰濕”意思接近)與脂肪過盛, 不能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精華, 被混入尿液而排出體外。 因此, 藏醫認為, 糖尿病是一種消化代謝功能障礙的疾病,

這種觀念與現代醫學基本一致。

長期的臨床實踐表明, 在糖尿病的早、中期, 單用藏藥治療即可取得理想效果, 控制疾病進展, 甚至部分患者血糖正常後, 停藥數年未見復發。 對於僅有血糖升高、未合併其他疾病且無併發症的患者, 如其發病後未系統地服用降糖西藥, 一般主張單獨使用藏藥治療即可。 如患者在接受藏醫治療前已服用西藥, 則主張先維持西藥治療, 待病情好轉、血糖得到控制後逐漸撤減西藥用量, 直至停用。 當然, 晚期重度的糖友則需要西醫綜合治療, 藏醫治療為輔。

藏藥基礎用藥, 常用的有十八味訶子利尿丸、石榴健胃丸等。 十八味訶子利尿丸具有益腎固精、縮尿等作用,

可促進人體對血糖的利用, 降低血糖和尿糖, 改善口渴、尿頻等症狀。 石榴健胃丸具有溫胃益火、促進消化的作用, 可以調節內分泌失調、促進糖代謝, 用於糖尿病早期無明顯症狀者效果更佳。 如患者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 則可在基礎治療上增用四味薑黃湯散、二十五味大湯丸, 以助調節消化系統臟腑功能, 促進胰島素分泌。 如患者正氣虛弱, 體質消瘦, 即將出現或已有糖尿病併發症, 還應增加補氣、調理氣血的藥物進行防治, 如石榴日輪丸、二十味沉香丸等。 ▲

飲食三類糖友有異同

飲食療法在藏醫對糖尿病的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 藏醫宣導的飲食方式, 主要有以下3點:

1.飲食要適量, 吃七八分飽最合適。 《四部醫典》說:“始終要根據食物性質的輕重,

適量飲食。 性輕的食物要吃飽, 性重的食物只能吃半飽, 使其順利消化。 ”食物

性質的輕重, 可以理解為食物所含熱量、營養的高低。 所謂的“適量”, 《四部醫典》的解釋是:“胃部容積的一半應留給食物, 1/4留給飲品(泛指藏族日常的茶飲, 如開水、紅茶、酥油茶、奶茶等)”, 不宜完全吃飽。 現代藏醫提倡, 飲食結構要合理搭配, 能量高、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肉類、油脂類等要少吃, 能量相對較低、易消化的食物如主食、蔬菜類要多吃一些。 無論健康人還是糖友, 均應依據平時的飲食習慣, 吃飯只到七八分飽。

2.不宜過度限制糖的攝入。 很多糖友一經確診, 往往對含糖量高的食物唯恐避之不及, 導致機體對糖的攝入量在短時間內顯著降低;再加上降糖藥物的使用,

更造成了體內糖的攝入和利用不足, 反而容易引發低血糖。 根據《四部醫典》所述, 不宜短時間內突然改變長久以來形成的飲食習慣, 應逐漸控制飲食, 而不是驟減, 否則容易損害健康。 藏醫認為, 糖是生命活動的重要能量來源。 糖友體內糖分並非絕對過剩, 而是對其吸收、利用存在問題, 因此不應該過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 在藏醫臨床實踐中, 對於那些平時進食高糖分高熱量食物過多、營養過剩的患者, 建議其適當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入;而對於平時進食並不多的患者, 不主張其繼續控制飲食, 而是根據自己的食欲按需進食即可。

3.根據疾病的分型, 飲食結構因人而異。 藏醫把糖尿病分為“培根”、“赤巴”和“隆”三型。 “培根”型在臨床中最為常見,一般見於糖尿病前期,指的是單純血糖升高、無明顯臨床症狀的患者,其體型多超重或肥胖,可伴有血脂、血壓或血尿酸的升高。此型患者宜少食多餐,吃性溫而輕的食物,如生薑、風乾綿羊肉、魚肉、犛牛肉、耐旱及幹的蔬菜、蜂蜜等,飲熱開水,忌食性重不易消化的食物。“赤巴”型相對較少,主要見於多飲、多尿、多食等內熱症狀較明顯的患者,特點是體重適中或逐漸消瘦。這類糖友宜食用性涼而輕的食物,如新鮮的黃牛肉或綿羊肉、酥油、黃牛奶、青稞、小麥、喜濕及新鮮的蔬菜,蒲公英、大米和青稞合煮的粥,飲雪山水等,忌食辛辣油膩的食物。“隆”型常見於體質虛弱、年老或已出現慢性併發症的糖友,體型多偏瘦。這部分患者宜食用性溫潤有營養的食物,如骨頭湯、風乾綿羊肉、馬肉、驢肉、幹牛肉、紅糖、陳酥油、熱面粥、牛奶、青稞酒等。▲

起居

注意心靜身動

起居療法也是藏醫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包括運動、居住環境、精神調攝等內容。

對於運動,藏醫與現代醫學有共性的認識。糖尿病的總體病機為體內的“培根”過盛,病性總體偏於寒涼、黏膩、重鈍。因此,需要有規律的體力活動,持之以恆,活動量和強度應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宜。居處環境宜乾燥、溫暖、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證屬“培根”型和“隆”型的患者在天氣寒冷時尤其要注意保暖,多曬太陽;“赤巴”型患者在天氣炎熱時應居處涼爽環境,避免太陽暴曬和中暑。除久病體質虛弱者外,糖友一般應儘量不在白天睡覺,以免加重“培根”的蓄積。情志方面,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多和知心朋友聊天,亦有助於病情的穩定。起居療法的原則,可以用“心靜身動”一詞來概括。▲

外治

藥浴疏通氣血

藏藥浴對糖友有較好的保健效果,有助於預防血管、神經和皮膚病變。常用藥物為五味甘露藥浴顆粒,可解表發汗、消炎止痛、活血通絡。也可由藏醫師根據糖友的個體情況選擇相應的藥物配伍。患者全身浸泡于藥液中,在水的熱能和藥物的藥力作用下,皮膚毛孔通透性增加,機體可通過毛孔排毒,藥物有效成分也能經毛細血管吸收進入體內,從而起到疏通周身氣血、調節內分泌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處於空腹、過飽、酒後、暴怒、月經期、妊娠期等情況下不宜進行藥浴,初次藥浴應在藏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本版文章由本報特約記者羅輝采寫)

“培根”型在臨床中最為常見,一般見於糖尿病前期,指的是單純血糖升高、無明顯臨床症狀的患者,其體型多超重或肥胖,可伴有血脂、血壓或血尿酸的升高。此型患者宜少食多餐,吃性溫而輕的食物,如生薑、風乾綿羊肉、魚肉、犛牛肉、耐旱及幹的蔬菜、蜂蜜等,飲熱開水,忌食性重不易消化的食物。“赤巴”型相對較少,主要見於多飲、多尿、多食等內熱症狀較明顯的患者,特點是體重適中或逐漸消瘦。這類糖友宜食用性涼而輕的食物,如新鮮的黃牛肉或綿羊肉、酥油、黃牛奶、青稞、小麥、喜濕及新鮮的蔬菜,蒲公英、大米和青稞合煮的粥,飲雪山水等,忌食辛辣油膩的食物。“隆”型常見於體質虛弱、年老或已出現慢性併發症的糖友,體型多偏瘦。這部分患者宜食用性溫潤有營養的食物,如骨頭湯、風乾綿羊肉、馬肉、驢肉、幹牛肉、紅糖、陳酥油、熱面粥、牛奶、青稞酒等。▲

起居

注意心靜身動

起居療法也是藏醫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包括運動、居住環境、精神調攝等內容。

對於運動,藏醫與現代醫學有共性的認識。糖尿病的總體病機為體內的“培根”過盛,病性總體偏於寒涼、黏膩、重鈍。因此,需要有規律的體力活動,持之以恆,活動量和強度應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宜。居處環境宜乾燥、溫暖、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證屬“培根”型和“隆”型的患者在天氣寒冷時尤其要注意保暖,多曬太陽;“赤巴”型患者在天氣炎熱時應居處涼爽環境,避免太陽暴曬和中暑。除久病體質虛弱者外,糖友一般應儘量不在白天睡覺,以免加重“培根”的蓄積。情志方面,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多和知心朋友聊天,亦有助於病情的穩定。起居療法的原則,可以用“心靜身動”一詞來概括。▲

外治

藥浴疏通氣血

藏藥浴對糖友有較好的保健效果,有助於預防血管、神經和皮膚病變。常用藥物為五味甘露藥浴顆粒,可解表發汗、消炎止痛、活血通絡。也可由藏醫師根據糖友的個體情況選擇相應的藥物配伍。患者全身浸泡于藥液中,在水的熱能和藥物的藥力作用下,皮膚毛孔通透性增加,機體可通過毛孔排毒,藥物有效成分也能經毛細血管吸收進入體內,從而起到疏通周身氣血、調節內分泌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處於空腹、過飽、酒後、暴怒、月經期、妊娠期等情況下不宜進行藥浴,初次藥浴應在藏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本版文章由本報特約記者羅輝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