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化療與化療的區別
化療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方式, 主要是更好的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法, 治療分為介入治療和治療, 但是這兩種雖然都屬於化療範疇, 但是在治療方式上有很大區別, 介入化療主要是局部化療, 就是通過血管或是皮膚上做微小通道, 然後把化療藥物直接作用到局部, 而化療就是全身治療。
一、他們使用的武器是不同的:放療大名叫放射治療, 他是一個出色的物理學家, 能夠利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來對付腫瘤君, 以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 而化療是出色的化學藥物學家, 擅長應用化學藥物(包括內分泌藥物等)來和腫瘤君較量。 常用靜脈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讓化療藥物進入體內來殺滅腫瘤。
二、他們的攻擊範圍不同:放療和外科手術擅長搏擊, 對局部的攻擊力度較大較強, 放射治療的範圍稱“靶區”, 即射線集中治療區域, 靶區以外則沒有多少射線,
三、他們攻擊的對象不同:放療主要針對相對比較局限的實體腫瘤的根治治療, 例如頭頸部腫瘤、肺癌、食管癌、皮膚癌、淋巴瘤等;一些腫瘤的術前、術後輔助治療如乳腺癌、宮頸癌、胃腸腫瘤;另外還有些腫瘤例如骨及腦轉移腫瘤姑息放療等等, 而對於白血病等全身性腫瘤, 則作用有限。 目前70%左右的腫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由此可見放療在腫瘤治療中地位之重要。 化療則是針對對化療藥物比較敏感的腫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 乳腺癌、胃腸腫瘤、肺癌、生殖系統腫瘤等等。 化療的效果取決於腫瘤的類型和病況, 有的可治癒, 更多的是抑制腫瘤生長和擴散。
說到這裡有人會問既然它們應用的領域不同,
總的來說放療是以局部反應為主, 與放療射野有關。 例如頭頸部放療會出現口幹、咽喉腫痛、頸部纖維化、味覺功能減退等等。 胸部放療可能會出現放射性肺改變、放射性食管炎等等。
由此可見化療的副作用相比較放療更為嚴重。 因此在化療的過程中建議配合中藥治療, 比如說靈芝、黃芪、人參皂苷r g3等。 研究發現在眾多抗腫瘤中藥中人參皂苷r g3抑制腫瘤內新生血管形成;阻止脫落癌細胞在血管壁的著床;抑制腫瘤細胞對血管壁基底膜的浸潤,
話說回來, 儘管放化療有如此大的不同, 其實治療很多腫瘤時候放療、化療和手術是互相配合使用的。 現在腫瘤治療講究綜合治療, 乳腺癌、肺癌就是綜合治療最常見的病例。 至於腫瘤的治療什麼時候該手術, 什麼時候該放療, 什麼時候該化療, 什麼時候該姑息治療, 則取決於臨床醫師。 不過在這當中建議中藥輔助治療增效解毒, 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