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80%多年輕人愛說“我老了”

影視才女徐靜蕾正當年輕貌美, 可偏偏在博客上自稱“老徐”;很多二十五六的女孩也愛感歎“老了, 嫁不出去了”;還有些三十多歲的人也總愛說“真是老了, 活都幹不好了”……據京報網報導, 一項調查顯示, 在被調查的年輕人中, 竟有80%以上說自己老了。

難道真是“人未老, 心先衰”嗎?

補償心理找平衡

明明長著一張娃娃臉卻非要裝滄桑, 明明皺紋難掩卻偏偏穿紅著綠扮嫩。 在今天, 這種現象早已見怪不怪。 就像剛剛進入大學時, 一位師兄在迎新聚餐上, 叼著香煙, 深沉地說:“我們已經老了, 世界現在是你們的了。

”當時他也不過才20出頭。

這類人不是真的感到自己老, 而是用裝老來獲得心理平衡。 換言之, 是補償心理在發揮作用。 一方面, 他們認識到自己正由幼稚走向成熟, 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於是, 他們就會在更年輕的人面前“以老賣老”, 從對方崇拜的眼神中獲得心理滿足。 另一方面, 他們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遠未真正成熟, 內心會產生缺失感, 而自己說“老”, 就仿佛真的已經飽經世故、閱歷豐富了, 彌補了心中缺憾。

經驗偏見找藉口

有人說, 小孩做錯了事沒人計較, 因為他們不懂事;老人做錯了事更能得到寬容, 因為他們已經老了。 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年輕人總說自己老。 在人們的常識中, 人老之後, 無論身體機能還是心理承受力都呈下降趨勢。

於是, 很多人就形成了一種“經驗偏見”, 人老了犯錯誤是應該的, 可以得到原諒。 從而, 感慨自己老了便成了掩飾自身錯誤、為自己找臺階, 甚至逃避責任的一把保護傘。

正如在職場打拼多年的劉先生, 平時工作繁忙壓力大, 也常感到力不從心。 當然, 工作失誤也在所難免。 他就愛說:“都三十好幾了, 跟毛頭小夥子能比嗎?人都老了, 誰不犯點錯呢?”

期望過高心太急

另外, “老”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 並不意味著衰老, 而是經驗和成就的代名詞。 因為, 在他們看來, 人年紀越大, 閱歷越豐富, 積累的人生經驗也就越多。 白岩松《渴望年老》這篇隨筆就表達出這樣的心態。 因此, 抱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 就特別期待自己現在就能擁有老人的經驗和成就。

這種心情是迫切的, 但時間的流逝卻不會“快進”。 於是, 他們也深知目前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 可急切的心情卻是難以掩蓋的。 所以他們說著“我老了”的時候, 正表達了他們內心的迫切期待, 即自己要是真能達到老人的智慧層次該多好。

例如小趙就是這樣, 在工作中看到前輩總能做得遊刃有餘, 而自己卻常常磕磕絆絆才能做完。 他就覺得還是自己缺乏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 因此, 他就期望自己也能像前輩們一樣, 當他說自己老時, 卻是表達出對年老的羡慕和對自身的期待。

年輕人總說自己老會產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所以, 用老來逃避責任的人, 往往心理壓力大, 不妨結伴旅行、找朋友聊天、做運動,

再以輕鬆的狀態投入工作。 而那些年輕人也不用急切地用高標準要求自己, 每天都踏踏實實地完成一件事, 並總結得與失, 你自然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