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突然出大汗是什么原因?

因為人體當中是存在汗腺的, 它會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比如有的人腋下汗腺比較多, 那么在生活當中腋下就非常容易出汗。 而有的人足部的汗腺比較發達, 所以腳部也總是不斷地出汗。 以上都是很正常的, 并不是一些疾病。 但是, 也有的朋友會出現突然冒大汗的情況, 這是為什么?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 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 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 醒后汗泄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 “盜”有偷盜的意思, 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動, 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 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盜汗的發生率很高, 有時弄得家長非常緊張, 這就需要掌握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1)生理性盜汗:小兒時期, 皮膚十分幼嫩, 所含水分較多, 毛細血管豐富, 新陳代謝旺盛, 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 活動時容易出汗。 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 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 可使機體產熱增加, 在睡眠時, 皮膚血管擴張, 汗腺分泌增多, 大汗淋漓, 以利于散熱。

其次, 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 胃液分泌增多, 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 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后出汗較多, 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 此外, 若室內溫度過高, 或被子蓋的過厚, 或使用電熱毯時, 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2)病理性盜汗:有些小兒入睡后, 出汗以上半夜為主, 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 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 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 但盜汗并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 應根據小兒的喂養情況, 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 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 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 除此還有, 面色潮紅、低熱消瘦, 食欲不振, 情緒發生改變等癥狀。 檢查血沉, 抗結核抗體、胸片等, 常可發現異常。 有一點要注意, 詳細查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 這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極有價值。

綜上所述, 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 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 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

作為家長, 應仔細觀察小兒, 綜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斷, 不可盲目服藥, 以免引起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