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根治凍瘡的藥膳 歸芪燉母雞主治凍瘡

中醫認為長凍瘡系素體陽虛, 複感外寒侵襲, 寒凝肌膚, 氣血運行不暢, 經脈阻隔, 氣血凝滯肌膚而成。 其發病內因為元氣虛弱, 不耐寒冷的侵襲;外因為寒氣侵襲。 外寒較劇時可直接受凍而發;當外寒不甚, 而元氣不足時, 也容易發病。 所以要想根治凍瘡不僅要外樣, 還有靠食療內調, 那麼如何根治凍瘡呢?根治凍瘡吃什麼好?下面中醫給大家推薦幾款藥膳, 大家不妨試試。

歸芪燉母雞:

當歸、黃芪各15克納入母雞1只(去毛、內臟)腹腔, 與食鹽、蔥、薑、黃酒等各適量入沙鍋, 加水, 文火煨燉熟爛。 分3~4次服, 1~2次/日, 連服7~10日。 功能補氣升陽, 補精益髓。 主治凍瘡。

當歸四逆湯:

當歸30克, 桂枝、通草各15克, 赤芍12克, 細辛3克, 大棗10個, 甘草10克, 加水共煎服。 功能溫經散寒, 養血通脈, 預防凍耳。

羊桃蜜糖水:

鮮羊桃5個切塊, 加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 去渣留汁, 入蜜糖適量調味。 1劑/日, 可連服1~2周。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熱毒型凍瘡。

桂枝燉羊肉:

肥羊肉500克切塊, 放炒鍋內, 加桂枝、當歸各15克, 乾薑10克, 醬油、食鹽、糖、黃酒。 清水各適量, 文火燉熟爛。 分2次服食, 1~2次/日, 連服7~10日。 功能溫經通脈, 養血活血。 主治凍瘡。

銀花即溶飲:

金銀花500克、赤芍200克加適量水煎20分鐘, 去渣, 再以文火續加熱濃縮,

待涼, 入白糖300克吸淨藥液, 混勻, 曬乾壓碎。 10克/次, 沸水兌化, 代茶頻飲, 連服7~10日。 功能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凍瘡。

蒜苗幹:

嫩蒜苗段500克切段, 入鹽50克醃1宿, 棄醃出的污水, 留蒜苗。 甘草25克為粗末, 拌蒜苗, 上鍋蒸熟, 曬乾入甕。 每日早、晚取適量食。 功能解毒殺蟲, 健胃增食。 主治凍瘡。

熟附生薑煨狗肉:

蒜頭及花生油地鍋, 入狗肉塊150克微炒至皮色轉黃, 加水適量, 武火煮沸後, 入熟附片6克、煨薑150克, 改文火至狗肉熟爛, 調味。 佐膳, 隨量食, 冬日服。 功能溫中祛寒。 主治凍瘡。

薏苡仁粥:

薏苡仁50克加水適量, 煮爛成粥後加白糖適量。 頓服。 可於冬季嚴寒期酌情間斷取食。 功能健脾利濕(薏苡仁甘淡微寒, 有利水滲濕、除痹、健脾止瀉之功, 常服之, 滲濕除痹, 脾氣健旺, 可增強禦寒能力, 預防凍瘡發生)。

丁香薑糖:

紅糖250克放火鍋中, 加水少許, 以文火煎熬至較稠厚時, 入生薑碎末30克、丁香粉5克調勻, 續煎至用鏟挑起即成絲狀而不粘手時停火。 將糖倒在塗過食油的大搪瓷盤中, 稍冷, 切條塊。 薑糖數塊/次, 嚴冬季節常服。

功能溫中散寒。 主治凍瘡。

土茯苓煲龜:

烏龜1~2只宰後去內臟、頭、爪, 切塊。 土茯苓300克煎1小時, 去渣留汁, 入烏龜(連肉帶甲)以文火煎3小時後調味。 佐膳, 分餐食。 功能利濕解毒。 主治凍瘡。

大蒜煲牛肉:

大蒜250克(去皮衣)入油鍋炒香後, 與牛肉塊500克同放沙鍋內, 加水適量,

武火燒沸後改文火煲至牛肉熟爛, 調味。 佐膳, 隨量食。 功能補益氣血, 祛寒除濕。 主治凍瘡。

雙豆湯:

綠豆、赤小豆各30克煎至豆開皮蛻, 入冰糖適量。 喝湯吃豆, 1劑/日。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熱毒較甚型凍瘡。

雙參酒:

白人參50克(搗碎)、丹參30克共裝細口瓶中, 入60度白酒500毫升, 緊封瓶口, 搖晃1次/日, 半個月後開始飲服。 寒冷季節, 10~15毫升/次, 1~2次/日, 連服3~4周。 功能補氣溫通, 活血化瘀。 主治凍瘡。

牛肉膠凍:

牛肉1千克切小塊放鍋中, 加適量水燉, 取肉汁1次/小時, 加水再煎, 共取汁4次。 合併汁液, 文火續煎熬, 將稠黏時加黃酒250毫升, 稠黏時停火, 倒大碗中, 冷藏。 分5~6次服, 1~2次/日, 連服7~10日。 功能益氣血, 補脾胃。 主治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