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得了這病5年之內絕對會自殺

文章導讀

俗稱“腦中風”的腦卒中患者要引起注意了,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日前發表一份研究結果說, 腦卒中患者發病後5年內, 因自殺和意外事故而死亡的風險相當於普通人的10倍左右。

此前的研究顯示, 腦卒中發病後1年以內患抑鬱症的風險將提高。 而這項新研究是首次調查腦卒中與自殺和事故死亡的關係。

研究小組從1990年開始, 用約20年時間, 對日本8個縣約9.3萬居民的健康狀態進行了跟蹤調查。 開始調查時, 這些居民的年齡從40歲至69歲不等。

調查期間, 共有512人自殺, 其中有22人患有腦卒中, 他們在發病後5年內自殺的危險性約為未患腦卒中者的10倍。

此外, 研究小組對因交通事故、跌落、摔倒等“外在原因”而死亡的728人進行分析後發現, 在腦卒中發病後5年內, 患者因這些原因而死亡的危險性也是其他人的約10倍。

研究小組認為, 腦卒中發病後, 往往會留下麻痹和語言障礙等後遺症,

因此在發病數年內心理壓力非常大, 容易導致自殺, 而因事故死亡的危險性提高應該也與後遺症有關, 因此在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中, 對精神方面的關懷非常重要。

文章導讀

延伸閱讀:如何預防腦卒中?

對於從來沒有發作過卒中的人來說,

要進行的是“一級預防”, 目前國際公認的、有實驗證明確切效果的藥物預防方法有且只有一種, 就是服用阿司匹林:“50歲以上的男性每天一片, 50歲以上女性隔天一片。 ”研究顯示, 在一級預防中, 阿司匹林治療可以使血管事件的總發生率下降12%, 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降低1/5。

1.高血壓患者, 應注意控制高血壓, 堅持服用降壓藥物;

2.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應注意控制膽固醇, 堅持服用降血脂藥物;

3.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

4.心房纖維性顫動或有其他心臟疾病者, 應控制心臟病等危險因素。

而對於二級中風, 我們則可以選擇以下三個原則進行治療。

1.合理使用抗高血壓藥物

2.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例如阿司匹林等藥物,

能夠抗血小板凝集和釋放, 改善前列腺素與血栓素A2的平衡, 預防血栓形成。 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表明, 對於既往發生過缺血性卒中的患者, 抗血小板治療特別是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防治約25%的嚴重血管事件。

3.服用調節血脂藥物:已患腦卒中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控制在2.59mmol/L以下或使降幅達到30%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