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腓前韌帶斷裂症狀會有什麼呢?

距腓前韌帶出現斷裂的情況, 其實患者會明顯的發現, 並且會有很強烈的疼痛, 並且不能在進行正常的行走。 腓前韌帶斷裂需要及時的對韌帶治療, 因為韌帶出現斷裂的情況都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 不能只依靠休息來進行恢復, 這樣只會耽誤了治療的時機。

距腓前韌帶損傷:當踝關節蹠屈位受到內翻應力時, 首先發生腓距前韌帶損傷, 完全斷裂則前抽屜試驗出現陽性, 在向前應力下攝踝關節側位X線像, 可顯示距骨向前輕度移位出現半脫位, 如系單純腓距前韌帶損傷, 可行足外翻位、踝背曲8字繃帶加壓包紮制動, 或輔以粘膏固定, 2~3周去除固定。

跟腓韌帶斷裂:腓距前韌帶損傷以後如內翻力繼續作用, 則可發生腓跟韌帶斷裂。

腓跟韌帶損傷前抽屜試驗明顯陽性, 應力下側位元X線像, 距骨明顯向前半脫位。

翻應力下正位元X線像顯示距骨體在踝穴內發生傾斜,

外側降低, 內側升高。 腓跟韌帶的急性損傷, 主要是早期診斷, 不應漏診, 以避免由於早期未做及時、適當的處理而造成日後發生踝關節不穩定。

腓跟韌帶的急性完全斷裂可行手術修復, 如系外踝頂端撕脫骨折可將踝關節置於0°位, 外翻位以短腿石膏或U形石膏固定4~6周。 亦可行手術, 用可吸收縫線經骨折近端鑽孔與韌帶近端骨折片縫合固定。

如撕脫骨折片較大, 可用小螺釘進行固定, 亦可行克氏針與鋼釘做張力帶固定, 術後均應輔以石膏外固定3~4周[2] 。

外踝韌帶重建術:外踝韌帶損傷早期未得到及時、適當的治療, 晚期可出現持續性踝關節功能不穩定, 對外踝韌帶重建之適應證是:前抽屜試驗陽性、內翻應力試驗陽性;經過肌力鍛煉、支具與矯形鞋等保守治療無效;症狀持續存在而且病人有手術要求。

重建術又分為非加強重建手術方法與加強重建手術方法。

非加強重建手術方法包括將已伸長之韌帶緊縮後通過骨孔固定、用腓骨遠端骨膜瓣縫合於韌帶表面等方法,

其優點是恢復解剖正常關係並保留距下關節的活動,

也避免選用腓骨肌腱而影響外翻肌力的減弱。 其缺點是薄弱的局部軟組織重建難以達到穩定, 因此, 不適用於過分鬆弛的關節、病史超過10年或更長時間的損傷, 以及既往曾進行過韌帶修復手術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