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健康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首席科學家 萬方浩研究員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副主任 劉萬學博士
美國生態學家斯托爾格林曾說:“外來物種入侵是21世紀最大的環境威脅, 它比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更大。 ”當巴西龜、曼陀羅等物種遠涉重洋, 在新的棲息地瘋狂肆虐, “土著生物”紛紛滅絕時, 我們的生態、經濟、公共衛生健康無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每年都會出現“新面孔”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最新調查顯示, 截至2015年底,
與此同時, 外來入侵物種呈現遞增的趨勢。 2010年, 國家環保部發佈第二批19種新增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2014年, 國家環保部與中國科學院公佈了 第三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新增加了刺蒼耳、圓葉牽牛和巴西龜、尼祿羅非魚等18種物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首席科學家萬 方浩研究員表示, 上世紀80年代以前, 經過8年到10年的時間才會發現一種入侵生物, 這幾年, 採取控制手段後, 每年仍舊會出現一兩個新面孔。
而最讓人震驚的是,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佈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 中國已經發現了51種。 我國已成為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物種滅絕, 威脅健康
土著物種的消失與滅絕為外來物種入侵的首要危險。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副主任劉萬學博士表示, 外來入侵物種的繁衍, 排擠、危 及了本地物種的生存, 導致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據《四川日報》報導, 廣西大瑤山水源林保護區原來存在的大量動物現在已絕跡, 珍貴動物鱷 蜥已罕見, 原有的216種鳥類中有54種已滅絕, 原有的2335種植物中有407種已絕跡, 馳名中外的大瑤山靈香草已減少95%, 這跟外來物種脫不了幹 系。
外來入侵物種對農林業造成的經濟損失不計其數。 據統計, 山東省因松材線蟲病砍伐的枯死、瀕死松樹累計已超過60萬株, 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8億元。 有研究表明, 我國僅煙粉虱、紫莖澤蘭、松材線蟲等11種入侵物種, 每年給農、林、牧、漁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365.3億元, 加上防治費用14.83億 元, 每年的總直接經濟損失達380.13億元。 同時這還殃及我國的出口貿易。 例如美國曾以我國發生桔小實蠅為理由, 禁止我國鴨梨出口;日本曾以水稻疫情為 由, 禁止我國北方稻草及稻草製品出口日本等。
人類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脅。 萬方浩研究員表示, 德國小蠊、美洲大蠊等作為衛生公害, 傳播疾病;紅火蟻叮咬人、畜, 可以致死;豚草可產生大量的花粉,
多數入侵種是人帶進來的
萬方浩研究員指出, 外來物種的入侵, 除了通過風、水流、氣流等自然原因侵入外, 更加主要的途徑是人為活動, 如貿易、旅遊等出入境活動的帶入。 據劉萬 學博士介紹, 淪為“全民公敵”的牛蛙、福壽螺、非洲大蝸牛等最開始是為了滿足國人的口腹之欲被引進;巴西龜最初是作為寵物被引進飼養;紫茉莉、刺槐、含羞 草、圓葉牽牛、曼陀羅等是作為觀賞性植物被引入作為盆栽。 但這些動物一旦被放生, 植物一旦被遷移至野生的自然環境, 生物遷移的潛在危險將會爆發。
萬方浩研究員表示, 制定外來物種入侵防治法規, 加強外來入侵物種安全管理成為當務之急。 儘管當前國家有《植物檢疫法》等, 但是並沒有一部單獨針對生 物入侵的法律。 而同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美國政府早在90年代初期就展開了相應的立法工作, 通過了《非本地物種法》來抵禦外來物種 入侵。 對於普通人來說, 外出旅遊的時候, 不應該將外來物種帶入境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放生外來物種是一種大錯, 放生的生態後果, 相當於殺生;通過電商購 買外來物種, 更是不可取。 劉萬學則認為, 外來物種確實有好的也有壞的, 比如番茄、玉米等都是我們的“座上客”, 但“入侵種”不同於“外來物種”, 它特指有 害的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