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剖腹產想下床痛怎麼辦

剖腹產手術以後, 產婦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和調養, 隨著身體逐漸的康復, 這時候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 儘早下床活動活動, 這樣才能夠促進身體的健康, 也能夠緩解便秘, 預防尿瀦留, 有些產婦在下床的時候會出現疼痛的現象, 這時候可以採取一些下床的技巧, 比如說可以採用側臥的姿勢, 慢慢的撐起上身, 然後一點點的下床。

第一次下床的技巧是什麼呢?

第一步:下床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 先換成側臥的姿勢,

第二步:用手臂慢慢的撐起上身, 變成坐姿。

第三步:慢慢的把腿垂在床側, 讓腳堅實的踏在地板上, 再用手掌撐著床邊站起來。

這種謹慎小心可以減少產婦背部收到的拉深, 雨媽認為這種方法非常適合產後剖腹產第一次下床。

相關知識拓展:

剖腹產後1周內

剖腹產後最初的1-2天, 新媽媽不論用餐、如廁都必須在床上進行, 若身體狀況良好, 剖腹產手術後24小時, 媽媽可下床活動, 幫助腸蠕動, 減輕腹脹, 以及預防血管栓塞。

以後每天都可下床適當活動, 不過由於傷口尚未癒合, 前2-3天會比較不舒服, 活動時可以使用腹帶支托傷口, 以減輕傷口疼痛。

剖腹產後10天左右

剖腹產術後10天左右, 如果身體恢復良好,

媽媽可以開始進行健身鍛煉, 方法為:

仰臥, 兩腿交替舉起, 先與身體垂直, 後慢慢放下來, 兩腿分別做5次;

仰臥, 兩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 屈曲抬起右腿, 並使其大腿盡力靠近腹部, 腳跟盡力靠近臀部, 左右腿交替做, 各做5次;仰臥, 兩膝屈曲, 兩臂交叉合抱在胸前, 後慢慢坐成半坐位, 再恢復仰臥位;

仰臥, 兩膝屈曲, 兩臂上舉伸直, 做仰臥起坐:

俯臥, 兩腿屈向胸部, 大腿與床垂直並抬起臀, 胸部與床貼緊, 早晚各做1次, 每次做時從2-3分鐘逐漸延長到10分鐘。

剖腹產後吃什麼對傷口好?

蛋白質:飲食中增加蛋白質能促進傷口癒合, 減少感染機會。 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

維生素A:能夠促進傷口癒合。 它主要存在於魚油、胡蘿蔔、番茄等食物中。

維生素C:可以促使傷口癒合。 存在於各種蔬菜、水果中, 大棗、辣椒是維生素C的寶庫。

鋅:缺鋅會使纖維細胞功能下降。 鋅主要存在於木耳、海帶等食物中。

剖腹產後寶媽的身體恢復是關鍵, 同時寶媽心理恢復也不容忽視。

心理有五個階段, 一起來瞭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