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釀皮和涼皮的區別

釀皮和涼皮我們經常聽到的兩種小吃, 我們很容易就混淆釀皮和涼皮, 但是想要區分釀皮和涼皮還是有一定的辦法的, 我們只要瞭解了什麼是釀皮以及什麼是涼皮, 將兩者的概念和特點認識清楚, 以後就不會弄錯釀皮和涼皮了, 下文我們介紹一下釀皮和涼皮的區別。

涼皮是陝西省的特色小吃, 涼皮有兩類, 一類是面皮另外一類是米麵皮。 涼皮在各地的叫法都不同, 但是採用的材料都是一樣的, 釀皮是西北地方的特色小吃。

釀皮, 別覺得釀皮子不起眼, 綿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 是西北地方特色美食, 如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河套等地頗受喜愛。

釀皮是用麵粉漿汁蒸出來的面皮。 有兩種, 一種是普通釀皮, 一種是高擔釀皮。

涼皮為陝西漢族特色小吃之一, 又稱陝西涼皮。 涼皮分為米麵皮和麵皮兩大類, 米麵皮實為米皮。 河南濮陽另有一種卷涼皮。

涼皮做法:

1)和麵:涼水加少量鹽和成較光滑麵團, 醒30分鐘。

2)洗面:這個過程比較好玩, 技術含量也不高。 就是加半盆水再放入麵團, 然後就象洗衣服那樣, 隨便搓揉直到盆裡水變得很混濁的時候, 把盆裡的濁水倒入一個比較大的容器裡。 反復重複這個過程, 直到洗出來的水不再混濁。

3)蒸麵筋:洗面剩下的那塊就是麵筋。 往裡邊加些發酵粉, 快火蒸15分鐘就OK了。

4)沉澱:這一步驟要求比較有耐心。 沉澱時間越長越筋道, 一般沉澱24個小時最佳。 如果是夏天, 一定要放冰箱裡, 以免發生變質。

5)倒去面漿上面的清水, 倒得越多越筋道。

6)蒸面皮:把面漿攪勻, 倒入抹了油的盤子裡(最好是不秀鋼盤子, 容易熟), 不要倒太多, 薄薄一層就可以。

上鍋旺火蒸一分鐘, 時間視訊光碟子大小厚薄來決定。

7)把剛出鍋的面皮帶著盤子一起放到涼水中, 等到盤子底涼了就可以揭下面皮了。

釀皮的做法:

釀皮的製作相當繁複。 首先, 要將麵粉(或綠豆粉等)和成麵團。 之後, 用極細且淨的白布包裹著, 在清水盆中不停地反復揉搓。 麵團中的澱粉成分不斷從白布中滲出, 在盆底積了厚厚一層糊。 將再無澱粉滲出的白布打開, 裡面只剩一小塊如凍豆腐般的麵筋。 蒸熟的麵筋可是釀皮不可缺少的伴侶——少了它, 就如同咖啡不放奶, 感覺上會差很多。

接著將先前積下的澱粉糊用清水輕輕漂洗後, 依份量緩緩倒入一張又大又平的平底盤中, 摸得又勻又平。 之後, 將數個大平盤上籠蒸熟。

此時, 澱粉糊已成了一大張亮晶晶的“面餅”。 將這“餅”輕輕揭下, 逐一相疊。 彼此之間須塗抹熟菜油, 以妨相粘。 待其冷卻後, 便算是完成了主料的製作。 “釀”字一義為“蒸”, 故而“釀皮”是說明“蒸”是其加工過程中一項重要步驟。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釀皮以及什麼是涼皮, 我們知道兩者其實還是存在著不同的, 在瞭解了釀皮的特點和作用後, 我們比較了涼皮, 發現了這兩種非常有名的小吃的區別後, 大家以後不但會區分它們而且還能做出釀皮和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