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情緒化教育對孩子也是傷害

情緒化是教育中的大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優秀出眾, 但是父母過多的期待反而會給孩子們造成負擔, 當孩子不能夠達到父母所期望的要求或是做錯了事情, 父母可能會生氣, 給他們大聲說教, 然而這個做法並不可取。

聲音過大或是面部表情不忿都會給年幼的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恐懼, 從而忽略了家長所說話語的核心, 一時的妥協只是因為害怕家長生氣而不是真正的明白了道理, 若是孩子年紀比較大的, 對於父母可能會有逆反情緒, 家長若是總一味的斥責孩子, 只會激化矛盾,

加劇孩子的情緒, 反而平心靜氣地跟孩子說道理更有效果。

第一、理智的看待孩子的成長, 是現代教育的核心之一, 當孩子犯了錯誤, 他們並非是一點感覺也沒有, 心裡也會感到七上八下, 如果父母能夠出乎他們的意料, 沒有嚴加指責而是平心靜氣地跟他們分析道理, 他們能夠更好的把握住父母的言語中心, 同時從這異乎尋常的舉動中能夠瞭解到父母鄭重的態度。

第二、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家長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 首先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保持理智, 反過來說家長若是不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其實也是一種孩子氣的做法, 這樣也不能夠讓孩子客觀, 準確的分析自己的錯誤, 孩子還小, 他們無法很好的理解憤怒下的深意,

而且大多數父母在發火後也會感到後悔, 覺得當時實在沒有必要嚇著孩子, 如果一開始能夠控制情緒, 那麼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第三、形成平心靜氣交談的氛圍, 談話僅限於孩子, 這不僅能夠讓孩子平靜下來, 同時還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他們能夠感受到父母是為他們著想的, 自然也就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了。

總結:父母情緒欠佳的時候, 儘量不要去苛責孩子, 因為此時會不可避免的帶入些自己的個人情緒, 情緒化的教育, 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聰明父母要學會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