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打上石膏幾天可以拆

很多人在受傷之后都是需要打石膏的, 尤其是在骨折或者是韌帶軟組織損傷嚴重的時候, 因為打石膏可以幫助人們很好的恢復健康。 當然, 在打完石膏之后, 等病情穩定了, 就可以將石膏去除了, 一般情況下, 會在打石膏之后的6至8周將石膏拆除。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打石膏的相關知識!

一、什么情況下需要打石膏?

1、骨折

骨折是比較嚴重的外傷, 非常疼痛, 骨上附著的肌肉會發生痙攣性收縮, 或因為肢體本身的重量作用以及原來的重力作用, 會導致骨折斷端錯開移位。 而骨折的愈合又需要較長的時間, 必須借用外部的固定物來維持骨折復位后的正確位置, 防止它再移位。

2、韌帶軟組織損傷嚴重

除了骨折之外韌帶軟組織損傷嚴重的也需要打石膏固定, 當人體韌帶軟組織損傷嚴重時需要制動, 所以也需要打石膏起固定制動的作用。

例如:踝關節扭傷。

二、打石膏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1、注意觀察肢體血液循環

骨折以后患肢會出現腫脹, 有時就診較早, 肢體腫脹不明顯, 石膏外固定后腫脹繼續加重, 使得原本松緊適度的石膏變得過緊。

如果石膏固定后出現肢端皮膚青紫、發冷或感覺劇烈疼痛、麻木, 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 需及時聯系醫生, 采取措施, 或將石膏松解, 或拆除石膏, 重新固定。

2、抬高患肢

夾板或石膏外固定后, 應將肢體抬高約30度, 以利血液回流及肢體腫脹消退, 可用支架或枕頭將患肢抬高。

3、寒冷季節應注意患肢保暖

石膏固定的肢體血液循環差, 寒冷季節應防止凍傷, 但不要在未干的石膏上覆蓋毯褥。

4、按摩

每日2-3次按摩石膏邊緣和受壓迫部位的皮膚,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防止壓瘡, 手指蘸取酒精或肥皂水按摩可以增加潤滑度哦。

5、多運動

石膏固定期間, 應注意未固定關節的功能鍛煉, 以促進肢體血液循環, 保持關節軟骨的營養和關節活動范圍,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如上肢做腕關節的伸屈活動、伸指、屈指活動,

反復做握拳運動;下肢做股四頭肌的收縮、踝關節的背伸、足趾的伸屈運動。

三、打石膏要注意哪些并發癥?

1、壓瘡

由于石膏沒有彈性, 如果患肢早期表現是局部持續性疼痛, 不要輕易使用止痛藥, 否則會造成皮膚壞死!

2、血循環障礙

因術后肢體腫脹而石膏彈性較差,

肢體受到石膏壓迫易出現循環障礙。 所以石膏固定后患者和家屬應該嚴密觀察石膏固定末端肢體(手足等)的變化, 如果末端肢體出現皮膚蒼白、皮膚溫度降低、皮膚變青紫應該及時告知醫師。

3、神經壓迫

若患肢麻木、疼痛、感覺減退、不能自主活動但皮膚顏色和溫度良好, 提示神經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