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產後風濕的4大類型

文章導讀

產後風濕也叫月子病, 是產後或人工流產術後體虛之時, 感受風寒濕邪, 傷及關節、筋脈、肌肉、皮膚等組織所引起的肌肉關節酸困、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產後風濕較難治癒, 臨床上, 把產後風濕分為4大類型, 一起來瞭解一下具體情況吧。

產後風濕的類型:

1、風犯血脈型:臨床表現為肌體肌肉關節疼痛, 遊走不定, 自汗惡風, 後病症加重, 伴有頭痛、頭暈、眉棱骨疼痛, 且遇風加重。 口不幹、不喜飲水、舌淡苔薄白, 脈多浮;

2、寒凝血脈型:臨床表現肢體肌肉關節疼痛較劇併發涼、畏寒懼冷, 遇寒症狀加重,

受熱後症狀減輕, 舌淡苔白, 脈弦緊;

3、濕滯血脈型:臨床表現肢體肌肉關節酸困重著麻木, 但部位比較固定。 舌質略胖, 苔白膩, 脈濡緩;

4、寒熱錯雜型:臨床表現為肢體關節肌肉寒熱疼痛, 往來不定, 或懼冷畏寒, 但觸之不涼, 口幹;喜飲水、心煩、失眠、大便幹、小便黃、舌尖紅、苔薄黃脈弦數。 此型的特點是外有假寒, 內有真熱。

溫馨提示:產後風濕治療不及時, 很有可能使患者終身帶疾, 所以及早治療是產後風濕的治療關鍵, 大家一定要嚴肅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