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子宮息肉

什麼是子宮息肉?

凡生長于宮頸宮頸管內, 或宮腔借細長的蒂附著於子宮壁內的腫塊, 臨床都可稱為子宮息肉。 因此在宮腔內的息肉樣腫塊, 可有是肌瘤(粘膜下帶蒂突入宮腔即成肌瘤樣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是由於宮內膜增生過盛構成任何年齡均可發生, 很常見的類型的局限性的內膜腫物, 突出於子宮腔內光滑、肉樣硬度, 蒂長短不一長者可突出于宮頸口外, 有的蒂較短。

子宮息肉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準過高有關, 多數學者認為息肉來自未成熟的子宮內膜, 尤其是基底部內膜。

子宮息肉應該做哪些檢查?

1 婦科檢查:急性炎症, 可見宮頸充血水腫或糜爛, 有膿性分泌物自宮頸管排出, 觸動宮頸時可有疼痛感, 慢性宮頸炎可見宮頸有不同程度的糜爛、肥大、息肉、腺體囊腫外翻等表現, 或見宮頸口有膿性分泌物, 觸診宮頸較硬, 如為宮頸糜爛或息肉, 可有接觸性出血。

2 鏡檢:子宮內膜息肉, 由子宮內膜組成表面被覆一層立方上皮, 或低柱狀上皮息肉, 中間部分形成纖維性縱軸, 其內含有血管由於蒂部狹窄, 血液供應減少, 息肉極易變性,

最易發生息肉血管內血栓, 形成因瘀血, 而變成深紫色。 常在頂端開始發生壞死, 最後可能腐崩而脫落

3 宮頸刮片示巴氏Ⅱ級

4 病情較重者可做宮頸活檢, 以明確診斷息肉惡變的病理診斷標準是: ①必須看到整個息肉的形態; ②惡變限於息肉內; ③息肉周圍的內膜無癌變應注意與子宮內膜腺癌呈息肉狀生長相鑒別。

子宮息肉應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預防:無有效預防措施, 主要防治措施為定期的婦女病檢查, 及早發現病變。

治療: 根據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態及患者的年齡, 採取不同的治法。

1.對於較大而有蒂的息肉, 可在子宮下段見到或摸到, 此時可通過擴張宮頸將息肉摘除, 然後進行宮頸 及宮腔搔刮術, 將其餘息肉刮出並送病理檢查。

2.小型局灶型或彌漫型息肉行刮宮術, 應注意全面搔刮, 尤其是宮底及宮角處。

3.宮腔手術後, 應進行抗感染治療。 臨床子宮息肉可給予抗生素類藥物口子宮息肉怎麼治療服或靜點。

4.對出血症狀明顯, 按上述方法治療未能根除或經常復發者,

應考慮行子宮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