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新生兒72小時護理要點

寶寶出生後72小時內, 大部分媽媽都還住在醫院。 此時, 媽媽的身體非常虛弱, 在照顧寶寶方面肯定是做不了什麼事情, 但媽媽們在哺乳和逗樂寶寶時,

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要點1、寶寶第一次大便的時間和性狀。

一般情況下, 新生兒會在出生12小時內, 首次排出墨綠色的大便, 這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泄物, 醫學上成為胎便。 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還沒有排出胎便, 可能存在腸道方面的問題, 所以, 寶寶出生後, 媽媽需要觀察和記錄寶寶第一次大便的情況。

要點2、寶寶皮膚和眼白是否發黃。

新生兒出生72小時後, 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黃疸, 一般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殊性引起的, 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但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 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過快, 則需要注意異常情況。

要點3、寶寶體溫是否正常。

一般來說, 護士會給新生兒每天測量體溫1~2次,

主要是為了及早發現異常情況, 一般不超過37.5都屬於正常。 此外, 新生兒的體溫調節能力還很弱, 過冷或過熱的環境對寶寶來說都是不利的, 一般來說, 新生兒要比大人多穿1~2件衣服。

要點4、臍帶的情況。

寶寶的臍帶會在出生後一周自然脫落, 脫落之前, 要保持臍帶的衛生和乾燥。 如果是由醫院護理寶寶, 媽媽們則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但如果是自己給寶寶沐浴擦身, 則不要忘記護理臍帶, 並注意觀察臍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