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鐵馬鞭草主治病

許多野地裡的雜草其實都是可以食用的草藥, 正確方法使用可以治療許多疾病。 采草藥首先要瞭解草藥的生長形態、成長環境, 以便更準確的辨認出需要的草藥。 其次要瞭解草藥的功效與作用, 以便對症下藥, 不會與其他食物及藥物產生發生反應, 避免損壞身體健康, 沒有達到治療作用。 馬鞭草是什麼植物, 又有那些功效呢?來瞭解下。

馬鞭草又叫馬鞭梢、鐵馬鞭、白馬鞭、瘧馬鞭、鳳頸草、紫頂龍芽草、野荊芥。 全草含馬鞭草苷、鞣質、揮發油, 根和莖種含水蘇糖, 葉種含腺苷和B—胡蘿蔔素。 藥性:味苦, 性寒, 歸肝、脾經。

多年生草本。 高30~120釐米。 莖方形, 節及棱上被硬毛。 葉對生, 近無柄, 葉片卵圓形至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 基生葉常有粗鋸齒及缺刻, 莖生葉多數3深裂, 裂片邊緣有不明顯的粗鋸齒, 兩面均被硬毛, 尤以下麵脈上為多。 穗狀花序細長, 頂生或腋生;每朵花下有l枚卵狀鑽形的苞片;花萼管狀, 膜質, 5齒裂;花冠管狀, 淡紫色至藍色, 5裂, 近二唇形;雄蕊4枚, 著生於花冠管中部, 2強, 花絲短;子房上位, 4室。 蒴果長圓形, 外果皮薄, 成熟時4瓣裂。 花期6~8月, 果期7~11月。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活血散瘀, 利水消腫。 治外感發熱, 濕熱黃疸, 水腫, 痢疾, 瘧疾, 白喉, 喉痹, 淋病, 經閉, 症瘕, 癰腫瘡毒, 牙疳。

①《別錄》:主下部匿瘡。

②《本草拾遺》:主症癖血瘕, 久瘧, 破血。 作煎如糖, 酒服。

③《日華子本草》:通月經, 治婦人血氣肚脹, 月候不勻。

④《本草衍義補遺》:治金瘡, 行血, 活血。

⑤《綱目》:搗塗癰腫及蠼螋尿瘡, 男子陰腫。

⑥《生草藥性備要》:活血通經。

能去膿毒, 洗痔瘡毒, 退上部火, 理跌打。

⑦《分類草藥性》:去小便血淋腫痛。

⑧《天寶本草》:利小便, 平肝瀉火。 治赤瘡, 火眼。

⑨《現代實用中藥》:根用於赤白痢疾, 慢性瘧疾, 水腫, 膨脹等。 並有瀉下作用。  [1]

⑽《本草經疏》:馬鞭草, 本是涼血破血之藥。 下部膿瘡者, 血熱之極, 兼之濕熱, 故血污濁而成瘡, 且有蟲也。 血涼熱解, 污濁者破而行之, 靡不瘥矣。 陳藏器謂其破血殺蟲, 亦此意耳。

⑾《歐洲藥學雜誌》:治療和預防血腥吸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