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暑假兒童骨折發生率是平時的3倍 擅自治療不可取

核心提示:暑假是兒童期盼的長假, 但突發而來的意外傷害卻成了眾多家長的心頭大事。 近日, 39健康網編輯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骨科了解到, 暑假兒童骨折的發生率是其他時間的3倍, 且骨折發生后, 很多家長都采取了錯誤的處理方法, 以至于不僅沒有幫助孩子解除病痛, 反而造成了二次傷害。

進入7月后, 幼兒園和小學生陸續放假, 在脫離了老師的監管視線后, 多數父母又忙于工作, 無暇顧及孩子, 孩子們一旦獲得“自由”, 便肆意玩耍, 或者隨父母外出旅游的機會增多, 意外傷害也接踵而至。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孫鴻濤告訴39健康網編輯, 暑假兒童骨折的發生率是其他時間的3倍!且骨折發生后, 很多家長都采取了錯誤的處理方法, 以至于不僅沒有幫助孩子解除病痛, 反而造成了二次傷害。

兒童意外骨折忽視或擅自治療都不可取

“在兒童骨折的早期治療上, 很多家長要么忽視, 要么過度緊張”, 孫鴻濤主任介紹。 一般來說, 骨折發生前均有明確的外傷史, 但部分患兒可能表述不清或者擔心訓斥, 不敢和父母說, 加之有的兒童骨折疼痛也不是非常明顯, 從外形上根本看不出明顯的變化, 加之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夠, 所以就出現了有的孩子在受傷幾天后才匆忙就醫, “像這種情況很容易貽誤對骨折的及時處理,

影響及時的恢復”。

與此相反, 另外一些家長在孩子出現外傷后又過分關心, 在孩子哭鬧、訴說疼痛后, 有些家長會給孩子按摩、熱敷, 更有甚者擅自給孩子復位。 “其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還會造成二次傷害, 影響恢復”, 孫鴻濤表示。

可先給予局部冰敷后就醫 偏方土方不可信

針對一些兒童骨折后因沒有及時處理好導致留了日后的慢性損傷, 孫鴻濤主任表示:“家長首先要對骨折有個明確的判斷, 了解清楚孩子的狀況, 如在骨折的局部有明顯的腫脹, 骨折嚴重者局部可見到明顯肢體變形;患兒局部壓痛明顯, 父母在攙扶患兒時甚至可以感受到骨頭錯動的感覺”。

“通過這些認識, 父母可以對孩子的傷勢有個初步判斷,

可以給予局部冰敷, 減輕腫脹和局部疼痛。 最后將患兒及時送往醫院就診, 切勿盲目聽信農村的一些偏方或土方, 以免延誤病情”, 孫鴻濤說。

患兒出汗多注意防皮炎濕疹 無須特別補充營養

孫鴻濤表示, 暑假期間的兒童骨折, 因為固定期間天氣炎熱, 出汗較多, 包扎的肢體可能出現皮炎、濕疹等異常, 因此應避免患兒過多活動發汗后導致皮炎濕疹。

此外, 孫鴻濤主任還特別提醒, 一般兒童骨折后, 如果傷前沒有什么特別的疾病的話, 不需要增加特殊的營養。 更不可過度給服用如三七片、跌打丸和各種補鈣合劑、蜂乇漿等, 以避免導致過度的肥胖而形成對骨頭的壓力, 或形成以后的偏食挑食習慣,

增加兒童成長的不利因素。

總之, 暑假是兒童骨折的高發期, 老師和父母應在暑假期開始時做好安全教育, 交接好兒童安全的監管交接工作, 在玩滑輪、滑板、溜冰時做好防護, 最好戴上頭盔、護膝、護腕等, 家長最好陪伴左右, 幫助應對突發情況, 保證兒童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假期。 一旦遇到外傷骨折, 父母要對其有正確的認識和采取正確的初步處理, 爭取將創傷降低最低。 (通訊員: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