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四成男性有更年期的症狀

日前, 在南京歐加農製藥有限公司主辦的男性更年期學術研討會上, 有關專家指出, 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健康問題也不容忽視。 而對於中老年男性來說, 40歲以後將面臨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的種種困擾。

所謂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是指男性雄激素分泌下降而引起的系列病理變化及臨床症狀, 在醫學上稱為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 padam , 俗稱男性更年期。 約40%的男性在40至70歲時會因睾酮部分缺乏而經歷更年期症狀。 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譽所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名譽院長、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會名譽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男科學會名譽主任委員郭應祿院士介紹說:“男性30歲以後睾酮會每年下降1% 2%,

總下降幅度可達1/3到1/2。 ”

此外, 慢性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抽煙、酗酒)及惡劣的生活環境也會導致睾酮水準下降。 雖然睾酮水準減退緩慢漸進, 但其臨床表現非常之多, 患者可有情緒和認知功能障礙、性功能減退、生理體能改變和心血管疾病等四大類症狀的部分或全部。 其實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發生在中老年男性身上的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系統疾病、老年糖尿病、性激素與腎臟病、中老年抑鬱、中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等等, 都和雄激素水準下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何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將決定著男人進入50歲、60歲, 甚至100歲時的生活品質。 但是目前普通百姓對男性更年期的認識程度還存在較大的差異, 公眾中僅少數對其有一知半解的瞭解, 多數則還會對其感到吃驚和意外, 而男性在出現更年期症狀時會到醫院就診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國首部男性更年期學術專著《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的作者李宏軍博士呼籲要加強對男性更年期的認識和重視。

他強調, 很多與男性更年期有關的健康問題, 如果對之有普遍的認識, 就能做到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 這將能夠有效地推遲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的發病時間、減少發生率以及減輕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 降低體質衰弱的程度和老年人對他人的依賴,

提高生活品質, 減少醫療開支。 而要順利地度過男性更年期, 除了要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改掉不良習慣, 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雄性激素的補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