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動脈硬化防治方法

應堅持以防為主, 防治結合的原則。 一般採取分級預防即:積極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一級預防);如已發生, 應積極治療, 防止病變發展並爭取其逆轉(二級預防);已發生併發症者, 及時治療, 防止其惡化, 延長病人壽命(三級預防)。

(一)一般防治

1.增強病人抗病的信心

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 , 已有客觀證據表明:本病經防治病情可以控制, 病變可能部分消退, 病人可維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病變本身又可以促使動脈側枝迴圈的形成, 使病情得到改善。 因此說服病人耐心接受長期的防治措施至關重要。

2.平衡合理的膳食

⑴膳食總熱量勿過高, 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度, 40歲以上者尤應預防發胖, 正常體重的簡單計算法為:體重(Kg)/身高(m)/身高, 得數控制在18.5至23.9之間。

⑵超過正常標準體重者, 應減少每日進食的總熱量, 食用低脂(脂肪攝入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其中動物性脂肪不超過10%), 低膽固醇(每日不超過300mg)膳食, 並限制蔗糖和含糖食物的攝入。

⑶年過40歲者即使血脂不增高, 應避免經常食用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和含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如:肥肉 豬油 骨髓 奶油及其製品;椰子油 可哥油等;避免多食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 如:肝 腦 腎 肺等內臟 魷魚 牡蠣 墨魚 魚子 蝦子 蟹黃 蛋黃等;若血脂持續增高, 應食用低膽固醇, 低動物性脂肪食物,

如:各種瘦肉 雞 鴨 魚肉 蛋白 豆製品等。

⑸提倡飲食清淡, 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 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製品)的食物, 在可能條件下, 儘量以豆油 菜油 麻油 玉米油 茶油 米糠油等為食用油。

3.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

有人認為, 本病的預防措施應從兒童期開始, 即兒童也不宜進食高膽固醇, 高動物性脂肪的飲食, 亦宜避免飲食過量, 防止發胖

(二)藥物治療 2.調整血脂藥物 血脂增高的病人 經上述飲食調節和注意進行體力活動後 仍高於正常 總膽固醇>5.2mmol/L (200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4mmol/L (130mg/dL) 甘油三酯>1.24mmol/L 9110mg/dL)者 可根據情況選用下列降血脂藥物:

⑴僅降低血膽固醇的藥物

3)新黴素(neomycin):口服可增進膽鹽從糞便排出 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降低血膽固醇和LDL 2g/d睡前服 副作用有噁心 腹痛 腹瀉 可能損害聽力和腎功能。

⑵主要降低血膽固醇 也降低血甘油三酯的藥物

2)他汀(statin)類:為3羥3甲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HMG-GoA reductase inhibitor)能抑制膽固醇的合成 加速LDL的廓清 使血膽固醇和LDL下降 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和VLDL下降 而HDL和載脂蛋白AⅡ增高 是一類新的製劑 可用洛伐他汀(lovastatin)20mg 1~2次/d 普伐他汀(pravastatin)20mg1~2次/d 辛伐他汀(simvastatin)10~40mg 1~2次/d 氟伐他汀(fluvastatin)20~40mg 1次/d 副作用有肌痛 胃腸道症狀 失眠 皮疹和轉氨酶增高等。

⑶主要降低血甘油三酯 也降低血膽固醇的藥物

1)貝特(fibrate)類:最早用氯貝特(clofibrate)3~4次/d 每次0.5g 其降血甘油三酯的作用強於降膽固醇 並使HDL增高 且有減少組織膽固醇沉積 降低血小板粘附性 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和減低纖維蛋白原濃度 從而有抑制血凝的作用;與抗凝劑合用時 要注意重新調整抗凝劑的劑量 少數病人有胃腸道反應 皮膚發癢和蕁麻疹 以及一時性血清轉氨酶增高和腎功能改變 宜定期檢查肝 腎功能 長期應用膽石症發病率增高 現已為同類新製劑所取代 如非諾貝特(fenofibrate)3次d 每次100mg 益多酯(etofylline clofibrate)2~3次/d 每次250mg 吉非羅齊(gemfibrozil)2次/d 每次600mg 苯紮貝特(bezafibrate)3次/d 每次200mg 環丙貝特(ciprofibrate)一次/d 每次50~100mg等。

2)泛硫乙胺(pantethine):為輔酶A分子的組成部分 能促進血脂的正常代謝 降低血甘油三酯 膽固醇和升高HDL 3次/d 每次200mg 副作用少但作用也較弱。

3)不飽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魚油含有大量的n-3不飽和脂肪酸;廿二碳六稀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植物油含有較多n-6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linoleic acid) 它們可抑制脂質在小腸的吸收和膽汁酸的再吸收 可能抑制肝臟脂質和脂蛋白合成 促進膽固醇從糞便中排出 有降低血甘油三酯 VLDL 膽固醇 LDL和增高HDL的作用 尚可抑制血小板功能 減少血栓形成 可用海魚油製劑2次/d 每次5~10g;多烯康丸3次/d 每次1.8g;亞油酸丸 3次/d 每次300mg 其他尚有月見草油 橡膠種子油等 然而不飽和脂肪酸極易氧化形成致動脈粥樣硬化物質 並有胃腸道反應 因此宜慎用。

4)煙酸(nicotinic acid)類:抑制肝臟合成VLDL而降低血甘油三酯 膽固醇和LDL並增高HDL 還擴張周圍血管 飯後服 每次劑量由0.1g逐漸增到最大1.0g 副作用有皮膚潮紅 發癢 胃部不適等 長期應用要注意肝功能 副作用較少的煙酸衍化物常用的有煙酸肌醇酯(inosital hexanicotinate) 3次/d 每次0.4~0.6g;煙酸生育酚酯(dl-α-tocopherol nicotinate) 3次/d 每次100~300mg;阿西英司(acipimox) 3次/d 每次0.25g等。

⑷其他藥物:右旋糖酐硫酸酯(dextran sulfate) 穀固醇(β-sitosterol) 藻酸雙酯鈉 維生素C 維生素B6等也曾作為調整血脂藥物應用。

調整血脂藥物多需長期服用 應注意掌握好用藥劑量和副作用 正是由於其不良的副作用 使以入學用的降血脂藥物雌激素和右旋甲狀腺素被淘汰。

3.抗血小板藥物 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和藥物 可防止血栓形成 可能有助於防止血管阻塞性病變和病情的發展 可用於心肌梗塞後預防復發和預防腦動脈血栓栓塞:①阿司匹林0.3g/d或用更小的劑量50mg/d 通過抑制TXA2的生成而較少影響PGI2的產生而起作用 ②雙嘧達莫(dipyridamole,persantin)50mg3次/d 可使血小板內環磷酸腺苷增高 延長血小板的壽命 可減半量與阿司匹林合用 ③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0.2g 3次/d 作用與阿司匹林類似 有報告認為可能防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猝死 ④噻氯匹啶(ticlopidine)250mg 2次/d 作用與潘生丁相同 同時也有類似氯貝特能穩定血小板膜的作用 ⑤芬氟咪唑(fenflumizole)為咪唑類衍生物 TXA2合成酶抑制劑 50mg 2次/d。

(三)手術治療

包括對狹窄或閉塞血管 特別是冠狀動脈 主動脈 腎動脈和四肢動脈施行再通 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 也可用帶氣囊心導管進行的經腔血管改形術 經腔鐳射再通 經腔粥樣硬化斑塊旋切或旋磨 經腔血管改形術後放置支架等介入性治療 此外 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高膽固醇血症 國外有施行回腸旁路手術或血漿交換法治療 但費用昂貴或兼有後遺症。

(三)手術治療

包括對狹窄或閉塞血管 特別是冠狀動脈 主動脈 腎動脈和四肢動脈施行再通 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 也可用帶氣囊心導管進行的經腔血管改形術 經腔鐳射再通 經腔粥樣硬化斑塊旋切或旋磨 經腔血管改形術後放置支架等介入性治療 此外 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高膽固醇血症 國外有施行回腸旁路手術或血漿交換法治療 但費用昂貴或兼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