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家長"陪讀"累 吼娃到"心梗"?專家教您這樣做

原標題:家長“陪讀”累 吼娃到“心梗”?專家教家長這樣做

“媽媽吼孩子做作業”已被“吼”成了各種段子, 不少小學生媽媽都表示有辛酸的吼娃“血淚史”。 如何能把孩子教好還不至於“心梗”?專家表示, 為了作業吼孩子得不償失, 家長的任務不是給老師當“助教”, 而是專注生活教育和情感教育。

一提起陪孩子寫作業, 不少家長就氣得頭痛胸悶, 更有甚者在網上發文稱“吼到心梗要做手術”, 是否如此嚴重尚未證實, 但家長的“陪讀”真的如此重要嗎?家長不陪寫作業, 孩子就會落後嗎?昨日, 廣州請來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孫雲曉為家長們講課。

孫雲曉表示, 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應該是讓家庭變成學校, 而是讓家庭更像家庭。 可現實是, 很多家長在家校合作中, 成為了老師的助教, 陪著孩子寫作業、對作業。 “家庭教育應該是生活教育、情感教育, 家長的主要任務應是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 輔導孩子做作業並不能發揮出家長的優勢。 ”孫雲曉說, 一等的父母用眼神就能教育孩子, 二等父母用吼, 三等父母用拳頭。 好的親子關係, 勝過許多教育。 家長對孩子應該多一些微笑、包容和信任。

孫雲曉表示, 成功發展的孩子, 有兩個重要的特徵, 一是主動性強, 二是自製力強。 這兩點是健康人格的核心。 如果將人生比作開車,

那主動性就是油門踏板, 自製力就是刹車踏板。

另外, 很多父母跟孩子發生爭吵, 都是因為沒有讀懂孩子。 “很多家長說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頂嘴、不愛寫作業、撒謊, 其實這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 家長首先要瞭解孩子, 才能談得上尊重孩子。 ”孫雲曉說, 面對衝突時, 家長要傾聽孩子, 合理的部分接受, 不合理的部分共同商討。 “現在的父母太急躁焦慮了, 總擔心孩子在競爭中失敗。 好的父母要臨危不亂。 ”

小貼士

孩子坐不住怎麼辦?

孫雲曉舉例:有一個朋友家的小男孩, 寫作業一小時能站起來七次。 孩子的媽媽說:“如果你能站起來不超過三次, 今晚就可以看動畫片。 ”孩子果然做到了。 孫雲曉介紹,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對於習慣的研究認為,

習慣中有一個簡單的神經邏輯回路, 即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 只要保留暗示和獎賞, 就容易改變慣常行為。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孫雲曉建議,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父母應該做到五點:一是帶頭讀書, 經常讓孩子看到自己在讀書;二是經常帶孩子逛書店、進圖書館;三是在孩子十歲前堅持睡前讀書, 儘量不間斷;四是在家中開闢一個不受打擾的空間, 選擇一個不受打擾的時間讓孩子專心閱讀, 家長不要遞水送水果;五是出門旅行時讓孩子負責查資料、當導遊。 (記者 劉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