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槲皮的功效與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 槲皮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 槲皮作為一種中藥材其功效與作用已經得到廣泛認可,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具體情況。

【別名】 赤龍皮、槲木皮(《肘後方》), 槲白皮(《崔氏纂要方》)。

【來源】 為殼鬥科植物 槲樹 的 樹皮 。

【原形態】 槲樹(《綱目》), 又名:樸樕(《詩經》), 槲樕(《爾雅》郭璞注), 金雞樹、大葉櫟(《綱目》), 槲櫟、大葉柞、柞櫟。

【生境分佈】 生於山地陽坡成疏林。 分佈全國大部地區。

【化學成份】 樹皮含鞣質3.70~14.44%。 殼鬥含鞣質3.41~5.13%。

【性味】 《唐本草》:"味苦。 "

【功能主治】 治惡瘡, 瘰鬁, 痢疾, 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熬膏或燒灰研末。

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敷。

【附方】 ①治附骨疽:槲皮燒末, 飲服方寸匕。 (《千金方》)

【摘錄】 《*辭典》

【出處】 出自《唐本草》;1.《本草圖經》:槲若, 木高文餘, 若, 即葉也。 與棟相類, 亦有鬥, 但小不中用耳。 不拘時采其葉並皮用。

以上為各位介紹的就是槲皮的功效和作用, 如果要食用槲皮的話, 最好諮詢一下中醫。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