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預防喉癌 須提防胃食管反流

上海仁濟醫院消化科教授 陳勝良 耳鼻喉科 徐吉

近日, 喉癌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那麼, 喉癌為何發病率成升高趨勢?喉癌有哪些預警信號?

喉癌早期症狀主要表現為咽部異物感、吞咽不適等, 容易誤診為咽炎。 聲帶區域的喉癌早期的主要表現為聲音沙啞, 有時也可誤診為聲帶炎, 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 尤其是從事演講、歌唱、主持、講課等需要聲音交流職業的人士, 出現上述表現, 往往認為只是聲帶疲勞, 休息幾天就好了。 這類人群更容易延誤診斷和處置, 釀成禍根。

早期易誤診為咽炎

喉癌的發生與常見咽喉部疾病如咽炎有一定的共性,

如都好發於吸煙的中老年男性, 但從疾病的性質上說, 喉癌是進展極快的惡性腫瘤, 而咽炎多較為穩定、與飲食環境相關性比較強, 所以兩者在疾病發展上有較明顯的差別。

咽炎可分為急性咽炎與慢性咽炎, 兩者病程不同。 急性咽炎主要症狀是起病急, 初起時咽部乾燥、灼熱, 繼而疼痛, 吞咽唾液時咽痛往往比進食時更為明顯, 可伴發熱、頭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 侵及喉部, 可伴聲嘶和咳嗽。 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狀是咽部不適, 幹、癢、脹, 每年至少2個月, 分泌物多而灼痛, 有異物感, 咯之不出, 吞之不下。 以上症狀尤其會在說話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後、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

喉癌和下嚥癌通稱為咽喉癌, 因發病部位不同, 症狀也有所不同。 總體而言, 如果出現了下列症狀, 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長期不愈的聲音嘶啞(1個月以上), 吞咽疼痛且久治不愈, 痰中帶血, 吞咽困難, 呼吸困難, 頸淋巴結腫大等。

與消化系統疾病關係密切

喉癌的發生發展與其他部位癌腫發生的要素類似, 主要包括慢性炎症反應、組織中的致癌物, 以及身體抗癌的免疫功能下降。 此外, 喉癌的發生還與消化科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特別相關。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內容物(胃酸、胃蛋白酶原、膽汁酸甚至食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咽喉和口腔)引起沿途的黏膜損傷或相關症狀的一類疾病。 關於喉癌與胃食管反流關係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

超過2/3的喉癌組織中能夠檢測出胃蛋白酶的成分或胃蛋白酶的基因遺傳物質編碼片段(DNA序列)。 在體外, 用低濃度的胃蛋白酶原與喉黏膜細胞一起培養, 能夠引發喉黏膜細胞惡性變。 也就是說, 來自胃食管反流的胃蛋白酶原是喉室黏膜的直接致癌物質。

胃食管反流的物質胃酸、膽汁酸等能夠通過“消化”和“祛垢”作用, 破壞喉黏膜表面的黏液保護層, 直接引發黏膜炎症, 也對其他損傷或感染因素的侵襲起到“助紂為虐”的作用。 臨床資料顯示, 有一定比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是以咽喉炎症狀為首要臨床症狀的。 研究顯示, 以聲音嘶啞為主要症狀就診的患者中, 約60%合併患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 而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國發病率逐年升高。

基於兩種疾病的內在聯繫, 有學者相信喉癌發病率增加或與胃食管反流病的增加有一定關係。

胃食管反流病的機制與胃—食管連接處發揮抗反流的“閥門”——食管下括約肌的鬆弛有關, 從預防胃食管反流的意義講, 應當儘量避免過度精神緊張、疲勞、熬夜等, 避免過度抽煙。 另外, 下面因素也會引發胃食管反流病, 應引起高度注意。

1.胃食管反流與胃內壓力升高有關。 過飽飲食、肥胖體型、彎腰負重動作, 以及右側臥位睡姿等容易引發胃內壓力升高。

2.胃食管反流患者可能存在胃酸分泌較多。 增加胃酸分泌的生活因素, 多見於過分甜、辣和油膩, 以及過多攝入咖啡、濃茶等食物有關。

3.膽汁反流。 正常人空腹狀態下,

膽汁存在膽囊內, 很少排到胃腸道中。 餐後, 胃內食物排入十二指腸才引發膽汁的排出。 如果飲食不規律、十二指腸黏膜炎症或空腹狀態下也蠕動增加, 就會造成膽汁酸在小腸內的過度暴露, 向胃內和食管內甚至咽喉部反流機會增加。 因此, 應該規律飲食, 定點定量進餐, 而不是少食多餐, 或者違反進食規律的不定時餐飲。

以預防喉癌為目的, 如何提防胃食管反流呢?長期臨床經驗告訴我們, 如果經常發生聲音嘶啞、清嗓動作頻繁、咽部不適、慢性咳喘, 有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 特別是這些表現多發生在早晨起床時, 或者常伴有上腹不適、腹部或胸骨後燒灼感、燒心、反酸、咽部異物感、吞咽不適等症狀,

應請醫生幫您做針對性檢查, 包括咽喉鏡檢查、胃鏡檢查、食管鋇餐透視, 以及食管壓力測定、食管內的酸度檢測等。 在諮詢專業醫生的基礎上, 自己短期內(2周)試驗性服用非處方抑酸藥物(如奧美拉唑20~40mg, 一天二次), 如果能夠改善上述症狀, 也提示胃食管反流的存在。 (袁惠芸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