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過節胡吃海塞 節後痔瘡來“拜年”

春節期間, 各種飯局、各種聚會, 大塊吃肉, 大口喝酒, 樂哉快哉!吃完後再擺上一桌麻將, 假期就這樣歡樂祥和的“快活”過去了。 但是殊不知直腸黏膜最難承受過度刺激, 節後痔瘡等肛腸疾病來“拜晚年”了!節後上班這幾天,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肛腸科門診的門診量急劇上升, 尤其是痔瘡復發、肛周膿腫、肛內感染等病人明顯增多, 比平時要多兩成左右。

春節“劫”獲了他們的肛腸疾病

今年春節期間, 李先生和家人每天都要趕集一樣的走親訪友, 每天都是飯局和牌局不斷。 每日的聚會讓張先生應接不暇,

從初一到初七, 火鍋、川菜、海鮮, 幾乎每天都海吃海喝, 酒精也自然少不了, 不醉不歸。 不合理的飲食、不節制的飲酒, 卻苦了自己的肛腸, 惱人的痔瘡又復發了。 聚會結束後, 大家又將“戰場”轉移到了麻將桌上。 李先生感覺上廁所變成了受刑, 每次上廁所都要半個多小時, 而且上廁所時疼得受不了, 便血情況非常嚴重。 這不, 春節後剛一上班, 飽受痔瘡折磨的李先生就趕緊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向專家求助。

接診李先生的是中大醫院肛腸科主任張波副主任醫師, 張主任詢問了李先生近幾日來的飲食狀況, 而且瞭解到李先生本來就有痔瘡。 李先生通過了專業檢查, 最後確診李先生得的是“嵌頓痔”, 也就是他的痔瘡復發了。

據介紹這種痔瘡可以通過微創的手術治療。

無獨有偶, 30多歲的王先生, 也是“坐立不安”的。 他春節幾天的假期的生活跟李先生差不多, 在老家跟親戚喝酒、吃肉、打牌, 但是這種生活沒享受幾天, 就開始腹瀉, 而且一瀉不止。 不僅虛脫了不少, 肛周還有疼痛感, 還連續發了幾天。 經過檢查, 原來是腹瀉引起的肛周膿腫。 張波主任為王先生施行了一次根治的手術, 王先生已經康復出院。

胡吃海喝後 惹來肛腸疾病

張波主任介紹說, 春節期間, 餐桌上豐盛的雞鴨魚肉和山珍海味讓人大飽口福, 然而這些食品或多或少含有害毒素且偏酸性, 過量食入會導致上火、脹氣、消化不良、便秘、痔瘡等病症頻發。

另外, 吃得油膩很易引起便秘,

而長期的便秘也是導致肛腸病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作息不規律, 長時間的坐著, 此時長期潛伏的痔瘡乘勢發難, 原來有痔瘡的患者出現如痔核脫垂、疼痛加重、肛門瘙癢、便血等症狀。

有所“忍”有所不“忍”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需要“忍”, 但是有些事情無需再忍。 張波主任特別提醒廣大市民說:“對於肛腸疾病不能忍!”很多患者覺得它是一種慢性病, 可以通過自我調節症狀會減輕;還有不少女性在體檢時就被查出患有痔瘡, 以為看醫生時大多是男性, 就不好意思進行檢查與治療, 強“忍”身體不適, 最終釀成了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追悔莫及。

而痔瘡占到肛腸疾病的87%, 由痔瘡而引起的便血、脫出、分泌粘液、貧血……強“忍”是不會好轉的,

只會誘發一系列綜合症, 早發現、早治療, 早日遠離痔瘡困擾才是明智選擇。

張波主任建議, 不管是痔瘡患者還是健康的人群, 都應該注意飲食調理。 多吃蔬菜、粗纖維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少飲酒, 儘量保持大便通暢,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如久坐、久站、久蹲等。 一旦發現便血、肛門墜脹、腫物脫出等症狀, 一定要及時上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以免耽誤治療。 (劉婧婷、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