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孩吃奶粉會吐的原因

在給小孩添加奶粉之後, 有時候小孩子就會出現吐奶的情況, 當小孩子出現這樣情況的時候, 會讓寶媽感覺到不知所措,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小孩子會有這樣吐奶的情況, 也不知道要怎麼來出理。 小孩子吐奶粉的原因比較多, 寶媽要根據具體的情況, 進行處理, 正確面對小孩子吃奶粉會吐的問題。

1、吸入空氣過多

餵奶姿勢不正確, 寶寶吃得太快太急, 或寶寶吃得太慢, 也有可能會讓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吞入過多空氣。 如果未能及時拍嗝, 或拍嗝方法不正確導致胃內空氣未排出, 就有可能導致寶寶吐奶。

應對:

用正確的姿勢喂寶寶, 母乳餵養寶寶頭枕著媽媽手臂, 斜躺在媽媽懷裡喝奶;人工餵養寶寶也應一樣頭枕手臂上半身呈45度角斜喝奶;同時注意時刻保持奶瓶底高於奶嘴, 防止空氣進入奶嘴。

讓寶寶專心吃奶:避免寶寶太餓時、哭鬧時吃奶,

避免寶寶吃奶時逗笑, 避免寶寶邊玩邊吃, 從小養成寶寶專心進食的習慣。

喝奶後用正確的方法給寶寶拍嗝, 將胃內的空氣排出體外, 則會減少溢奶、吐奶狀況。

2、餵食過飽、過量

如果食量合適, 那麼寶寶就有可能只是嘴角溢出少許奶。 如餵養不當如奶嘴孔太大、媽媽沒把握好而導致餵食過量,

就易導致大口大口吐奶。

應對:媽媽注意奶嘴口大小要合適;觀察寶寶每餐進食量和定期的生長曲線, 瞭解寶寶食量及時調整, 避免吃得過飽, 就可減少吐奶。

3、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中的食物返回到食管的症狀。

嬰兒期寶寶胃的特點如圖, 胃容量小且呈水準位元, 且食管末端括約肌和賁門較鬆弛不能很好地收縮所以閉鎖功能差。 正常進食時, 食物吞咽被食道擠壓進胃中混合胃酸開始消化, 同時食管下段括約肌和賁門就應收縮以防止食物逆流。 但是寶寶賁門括約肌未發育成熟做不到這點, 所以就會造成寶寶胃裡的奶反流到食管。

食物返到食管又返回胃裡, 是隱形的反流;而顯性的反流可以上升進入口腔。 顯性反流有助於家長發現並積極改善, 而隱形反流不僅家長不易發現, 而且反流食物中混合的胃酸易對食管造成灼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