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頸部深部淋巴結腫大臨床表現有哪些?

脖頸部為深部的淋巴結腫大, 要注意瞭解病情以及症狀, 因為如果是一些急性或者是惡性的淋巴結癌, 那麼對我們的生命就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和傷害, 建議確診之後再正確應對。

1、從臨床表現判斷, 淋巴結轉移癌的就診年齡最大, 無性別差異, 病程較長, 淋巴結較大。 淋巴結核以女性多見, 病程長。 淋巴結炎患者多較年輕, 平均病程短, 淋巴結較小。 惡性淋巴瘤男多於女, 淋巴結腫大明顯, 常伴發熱。 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為多部位性, 常有發熱, 平均病程較短。 組織細胞壞死性淋巴結炎(菊池病)發病年齡小, 伴高熱, 淋巴結腫痛明顯。

2、頸部腫塊診斷80%規律可作為診斷分析的參考:頸部非甲狀腺瘤20%為炎症、畸形或其他非腫瘤性疾病;惡性腫瘤20%為頸部原發腫瘤, 80%為轉移性腫瘤;轉移性腫瘤20%來源於胸腹部臟器, 80%來源於頭頸部惡性腫瘤。 轉移性惡性腫瘤中, 20%原發灶不明,

80%可找到原發灶。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值得注意的是, 診斷為頸部淋巴結反應性增生(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lymph node)的病例越來越多。 常是不明原因的多部位淋巴結腫大, 無或輕度不適。 能引起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的因素有多種, 例如病毒、某些化學藥物、代謝的毒性產物、變性的組織及異物等。 組織學上, 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的表現十分複雜, 是介於良性與惡性之間的淋巴組織交界性病變。 如伴有淋巴組織不典型增生, 則需注意惡變傾向, 予以嚴密觀察。

3、掌握淋巴結腫大的性質, 對於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如患急、慢性炎症, 淋巴結質地柔軟, 能活動, 與周圍組織和皮膚無黏連, 有游離感, 急性期有紅、腫、熱、痛等典型症狀。

4、如患淋巴結核, 早期淋巴結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無黏連, 病情加重後淋巴結可繼續腫大, 但一般不超過核桃大小, 以後可黏連融合成片, 發生液化, 破潰, 流出棕黃色膿液或乾酪樣物質。 癌腫所致淋巴結腫大多呈石頭樣的堅硬感, 表面凹凸不平, 與皮膚可黏連一起, 無疼痛或壓痛。 如患淋巴性白血病, 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能活動、不黏連、光滑、不硬、不痛, 也不化膿破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