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小麥營養成分表

小麥這種食物是平時生活中的時候人們經常用到的, 這種食材是可以用來做很多的美食吃的, 而且許多人都是很喜愛的, 只是人們大部分都是不太清楚小麥當中的一些營養成分的, 其實這種食材當中是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物質, 都是人們每天身體當中都必須要去吸收的營養物質, 比如說蛋白質的。

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 因品種和環境條件不同, 營養成分的差別較大。 從蛋白質的含量看, 生長在大陸性乾旱氣候區的麥粒質硬而透明, 含蛋白質較高, 達14~20%, 麵筋強而有彈性, 適宜烤麵包;生於潮濕條件下的麥粒含蛋白質8~10%, 麥粒軟, 麵筋差, 可見地理氣候對產物形成過程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麵粉除供人類食用外, 僅少量用來生產澱粉、酒精、麵筋等, 加工後副產品均為牲畜的優質飼料。 進食全麥可以降低血液迴圈中的雌激素的含量,

從而達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對於更年期婦女, 食用未精製的小麥還能緩解更年期綜合症。

營養成分

小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鉀、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煙酸等成分, 還有一種尿囊素的成分。 此外, 小麥胚芽裡還富含食物纖維和維生素E, 心臟少量的精氨酸、澱粉酶、穀甾醇、卵磷脂和蛋白分解酶。

麥麩和麥胚通常被加在穀物類早餐食品中或加入餡料、麵粉糕餅裡。 將精製白麵粉和麥胚或麥麩混合可以增加麵粉的營養價值(用1/4杯麥胚代替1/4杯麵粉)。 在蔬菜和煎蛋捲上撒麥胚可以增加營養價值。 麥胚也可以用來代替蛋糕和小甜餅裡的堅果。

粗碎小麥是將粗麥壓碎而成的小顆粒。 烹飪前必須浸泡(1杯麥用2杯水), 烹飪時間為30~40分鐘。 粗碎小麥可加入做麵包用的生麵團裡, 也可以當早餐食品或奶油甜點。

生麥片在食用前要先浸泡幾個小時, 再烹製大約1個小時, 每一杯麥片要用2杯水。 烹製好的麥片的營養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製的程度和小麥的烹製過程。

生麥片的獲取方式和滾制燕麥相同, 將穀粒放在大滾筒裡打磨。

宜食: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夢、喜悲傷欲哭以及腳氣病、末梢神經炎、體虛、自汗、盜汗、多汗等症患者適宜食用。 此外,

婦人回乳也適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