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胎兒入盆後注意事項

沒個家庭中都渴望有自己的愛情結晶, 都希望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健康孩子。 但是當女性在孕育孩子的過程中, 也是要付出很多的, 比如在懷孕期間需要注意什麼, 在飲食上有哪些能吃, 哪些不能吃等等, 還有在分娩時需要注意哪些, 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 所以要想生個孩子的確是不容易的。

不知道各位當准媽媽或者正準備當准媽媽的人知不知道什麼叫胎兒入盆, 其實這是對胎兒在母體裡的一個階段的分析, 所謂的胎兒入盆就是指胎兒在分娩之前需要進入骨盆腔, 準備好要出來的前奏。

入盆時間通常在孕36周到分娩陣痛到來之前, 初產婦多在預產期的前兩周入盆, 而經產婦多在陣痛開始前入盆, 但也有個別產婦在數天內完成入盆整個過程。

胎兒入盆後, 肚子看起來會跟之前不一樣, 胸部不會再碰到肚子, 肚子的形狀看起來有點像柚子,

你會感覺比肚子最大時期時要輕鬆一些!而且肚子摸起來有點硬硬的。

寶寶入盆後, 你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宮縮, 宮縮的感覺就像是痛經一樣, 寶寶越往下, 你痛經的感覺就越明顯!有的人也會感覺尿頻。

當胎兒入盆時, 不少孕婦常會感到腹部陣陣發緊和有墜痛感, 覺得腹中的胎兒正在往下降, 於是, 會興師動眾地趕往醫院。 其實, 這種情況並不是真正臨產前的徵兆, 其主要區別首先是宮縮的時間短, 常常不足半分鐘;其次是宮縮不規律, 力量也比較弱。 因此, 常被人們稱為"假臨產"。 但不管怎麼說, 入盆意味著分娩的臨近, 孕婦可以根據這個信號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以迎接寶寶的到來。

當感覺到胎兒已經要到了入盆的階段,

就要在身體鍛煉和飲食上做好準備了。 首先要保證孕婦的健康, 做些力所能及的鍛煉, 保持健康的身體, 其次, 在飲食上減少脂肪的攝入, 以免胎兒過大造成難產, 最後要注意的就是做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