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腳趾甲周圍脫皮

腳趾甲的周邊出現脫皮的現象, 這種可以考慮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腳癬, 又叫腳濕氣, 因為濕氣加上病毒的傳播, 所以容易導致腳的局部傳染, 甚至是引起破裂的現象, 而且嚴重的還會伴有小水皰, 這些都是需要做好相應預防工作的, 另外也要注意做好相關的注意事項。

可能得了腳癬, 腳癬欲稱"腳氣", 中醫學稱為"腳濕氣", 是一種淺部黴菌感染的皮膚病, 它可分為幹性和濕性兩種類型:幹性主要表現是腳底皮膚乾燥、粗糙、變厚、脫皮、冬季易皸裂;濕性主要表現是腳趾間有小水泡、糜爛、皮膚濕潤、發白、擦破老皮後見潮紅, 滲出黃水。 兩者都具有奇癢, 也可兩者同時存在, 反復發作, 春夏加重, 秋冬減輕。

治療原則:

1.皮損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 常用抗真菌製劑有咪唑類霜劑或軟膏, 亦可聯合其他抗真菌製劑交替使用;

2.皮疹泛發頑固者, 可選用系統抗真菌藥治療,

目前多用斯皮仁諾或療酶舒;

3.對同時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者要一併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勤洗腳, 勤換鞋襪。

(2)對腳部多汗經常穿長筒靴, 膠鞋者, 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 以免染上手癬。

(4)選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

同一種藥不宜久用。

(5)痊癒後, 每週塗藥1次, 天熱更宜堅持。

本病以外治為主。

自治療法

1、驗方自療法

(1)風油精塗於患處, 每日1次。

(2)將雙足用溫水洗淨後擦乾, 塗藿香正氣水於患處, 每日2次。

(3)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勻, 取適量睡前塗於患處。

(4)樟樹葉子適量, 擦患處, 每日2次。

(5)將患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淨, 後用消毒棉球蘸醋精塗於患處, 每日2次, 連用1周可見奇效。

2、飲食自療法

(1)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 蒜瓣去皮, 與另2味合

煮服之, 腫消便愈, 花生仁含有腦磷脂, 可治腸塞等病, 亦能疏導腳氣。

(2)大蒜頭5只、龜1只。 龜洗淨切塊, 蒜頭微搗爛, 放入鍋中, 清燉烏龜, 每

天服1次。 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 對老年人更為適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 上藥煮爛食之, 每天服1次,

不可加鹽, 否則無效。 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 延至腳踝, 甚則小腿也微感

不適者。 如腫過膝至股部, 則生命垂危, 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乾薑、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 上藥加水400毫升,

煎至半量, 此煮

汁為1日份, 3次服飲。 本方可預防腳氣沖心症。 此外, 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