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心臟早搏的危害

心臟早搏就是心臟提早搏動。 正常心臟跳動是非常有規律的。 如果跳動突然不規律了, 比如比平均跳動速率提早了, 哪怕是0.1秒, 也算做心臟早搏。 如果心跳得不規律不正常自然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讓人感覺很可怕。 心臟早搏的危害比起引起早搏的原因來說, 還不算什么, 因為早搏原因的危害要比早搏本身大得多。

很多病人因為對心臟早搏不是很了解, 常常關注于早搏本身的危害。 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思想。 心臟早搏的危害是使身體產生不適感, 但是引起早搏的原因可能會使心臟停止跳動, 有性命之憂。

心臟早搏有三種類型, 即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早搏。 三種。 其早搏的危害性最主要的還是在于引發心臟早搏的原因, 所以心血管醫生往往會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心臟早搏的病因上而不在心臟早搏本身, 但許多病人甚至部分醫生卻過分注重心臟早搏本身而忽略了心臟早搏背后的原因,

這是本末倒置的, 須引起注意。

當然早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除了可能引起不適外, 嚴重時有可能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或觸發更嚴重的心律失常。

由此看來, 早搏的危害要看心臟早搏的性質和引起的病因。 早搏往往與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煙酒過度、飲用濃茶等因素有關, 這類心臟早搏稱為功能性心臟早搏;由于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臟早搏、常見的病因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風心病、肺心病等;某些藥物如洋地黃中毒也可引起早搏。

由此看來, 心臟早搏的危害要從透過現象看本質, 從早搏的現象觀察心臟有沒有心肌缺血等實質性內容。

一旦心臟有了問題, 人的生命就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據了解, 如果早搏每分鐘少于5次, 并且偶爾可見, 對身體是影響不大的。 如果發生早搏的頻率較高, 應盡早到醫院做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