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防風當歸飲子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當歸飲子是一種中藥方劑, 看起來並不怎麼好看, 但是防風當歸飲子卻有很多的功效, 下面就來看看吧。

【別名】 防風當歸飲

【處方】 防風1兩, 當歸1兩, 大黃1兩, 柴胡1兩, 人參1兩, 黃芩1兩, 甘草1兩(炙), 芍藥1兩, 滑石6兩。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宣通氣血, 調順飲食, 瀉心肝之陽, 補脾腎之陰。 主脾腎真陰損虛, 肝心風熱郁甚, 陽勝陰衰, 邪氣上逆, 上實下虛, 怯弱不耐;或表熱而身熱惡寒;或裡熱而燥熱煩渴;或邪熱半在表, 半在裡, 進退出入不已, 而為寒熱往來;或表多則惡寒, 裡多則發熱;或表之陽分正氣與邪相助, 並甚於裡, 蓄熱極深而外無陽氣,

裡熱極甚, 陽極似陰而寒戰, 腹滿, 煩渴者;或裡之陰分正氣反助邪氣並甚於表, 則燥熱煩渴而汗出也;或邪熱壅塞者;或煩熱痛者;或熱結極甚, 陽氣不通而反覺冷痛;或中外熱鬱煩躁甚, 喜涼畏熱者;或熱極閉寒不得宣通, 陽極似陰, 中外喜熱而反畏寒者;或燥熱煩渴者;或濕熱極甚而腹滿不渴者;或一切風熱壅滯, 頭目昏眩, 暗風眼黑, 偏正頭痛, 口幹鼻塞, 耳鳴耳聾, 咽嗌不利;或目赤腫痛, 口瘡舌痹;或上氣痰嗽, 心脅鬱痞, 腸胃燥澀, 便溺淋秘;或是皮膚瘙癢, 手足麻痹;又或筋脈拘急, 肢體倦怠;或渾身肌肉跳動, 心忪驚悸;或口眼㖞斜, 語言謇澀;或狂妄昏惑, 健忘失志;及或腸胃燥熱, 怫鬱而饑, 不欲食, 或濕熱內余而消穀善饑,
然能食而反瘦弱;或誤服燥熱毒藥, 及妄食熱物過多而耗損脾腎, 則風熱鬱甚而多有如此, 不必全見也。

【用法用量】 防風當歸飲(《醫學入門》卷七)。 方中“防風”原脫, 據《袖珍方》補。 《雜病源流犀燭》有赤苓, 無黃芩。

【各家論述】 《丹溪心法附餘》:大黃瀉陽明之濕熱從大便出, 滑石降三焦之妄火從小便出, 黃芩以涼膈, 柴胡以解肌, 防風以清頭目, 人參、甘草以補氣, 當歸、芍藥以補血, 無半味辛香燥熱之謬藥也。

【摘錄】 《宣明論》卷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防風當歸飲子的一些介紹, 其實養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 因為, 它在中醫養生領域占了一席之地, 而且獨樹一幟, 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