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膿血便是什麼病

膿血便是指大便當中含有一些血液體一些膿狀的物質, 引起膿血便的原因比較多, 比如說腸道有炎症, 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 都可能會引起這樣的現象, 比較常見的細菌性痢疾, 炎症性的腸胃疾病等等, 這時候會導致腸道的粘膜受到損傷, 這時候要也要警惕一些肛腸腫瘤。

病因及常見疾病

1.感染性因素

最常見的是痢疾, 其他細菌感染或寄生蟲有時也能引起膿血便。

2.非感染性因素

最常見的是潰瘍性結腸炎, 此外結腸息肉、直腸息肉和惡性腫瘤發生壞死和繼發感染後也會出現膿血便。

(1)便秘性結腸炎便秘、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排便困難等導致黏液便、膿血便等。

(2)肛周腫瘤除便血、膿血便外, 可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肝轉移、肛門瘙癢等。

檢查

1.肛門/直腸鏡

採用醫用視頻攝像技術, 在檢查過程中可同時清晰地觀察到放大數百倍的病灶部位, 也可以對肛腸內部深層病灶部位進行圖像採集, 即時診斷, 避免因傳統人為檢查帶來不足而造成病情延誤。 同時可將病灶鎖定後列印成像, 為治療前後進行比較提供可靠依據。

2.腫瘤標誌物檢測

腫瘤標誌物例如CEA對診斷肝轉移和監測腫瘤復發有幫助;鱗狀細胞癌抗原的表達在肛管癌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但與腫瘤分期無關。

3.活檢

任何肛管和肛門周圍的可疑病變均要活檢, 發現腹股溝可疑淋巴結也要行活檢, 組織學檢查還可區分肛管鱗癌與腺癌, 對於部分感覺明顯疼痛的患者,

需要在麻醉下進行;對於腫大的腹股溝淋巴結也可行細針穿刺活檢術;對於高度懷疑的病變, 如果穿刺結果陰性, 應行外科手術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