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女人的骨骼保健盲點

現在, 減肥已經成為我們周圍最熱門的話題。 尤其是在夏天, 追求“骨感美”的女性趨之若鶩。 但你知道嗎, 節食、吃美容院指定的所謂的“營養餐”等減肥方式, 都可能帶來營養的流失, 最終會導致骨質疏鬆!日前, 筆者從各大醫院內分泌科瞭解到, 近來因為減肥減出骨質疏鬆症的女性患者越來越多。 同時, 骨骼保健往往成為大部分女性的保健盲點。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 現在去醫院體檢時增加了幾個新的專案, 其中有個就叫骨密度檢測, 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用來幹什麼的。 其實, 它的目的是測定受檢者的骨量,

以早期診斷、預防骨質疏鬆症。 研究發現, 當骨量丟失到一定程度時, 即會發生骨質疏鬆症。

專家介紹說, 現在檢出骨量減少的受檢者越來越多, 有些居然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骨量流失現象, 而且三四十歲的女性也很常見。 而骨質疏鬆的一大後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發生骨折, 而且骨折後的症狀會更嚴重, 尤其髖部骨折, 除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外, 甚至增加死亡率。

在大家周圍應該有這樣的現象:一些中老年女性只是輕輕摔倒在地後, 就發現已經造成骨折。

其實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脆性骨折, 即在低於身高的高度上摔倒所造成的骨折。 而出現脆性骨折的患者, 很可能本身已有明顯的骨量流失, 甚至已經患有骨質疏鬆症了。

據瞭解,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性骨骼疾病, 它最大的危害是引起人體骨骼脆弱, 大大增加發生骨折的風險。 由於骨質疏鬆症早期臨床表現沒有特異性, 所以被人們稱為“沉默殺手”。 而女性激素的特殊性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尤其是30歲以後的女性, 更要警惕骨量丟失, 提防骨質疏鬆症的提前侵襲。

人體在30歲時骨量達到最高值, 即“峰值骨量”。 30歲以後, 骨質流失會逐漸加快, 骨密度開始下降。 也就是說, 我們的身體相當於一家“銀行”, 30歲以前, 我們是往“銀行”裡“儲蓄”骨量;30歲以後, 則從“銀行”裡往外取出、消耗這些骨量。 如果女性減肥過度, 容易引起雌性激素功能低下, 導致骨量合成不夠, 將來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幾率也將會大大提高。

筆者在平時的門診中, 也經常碰到一些年輕的女性患者, 由於減肥過度而引起閉經、神經性厭食症, 可以肯定地說, 這類人群將來的骨量也是“入不敷出”的。